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地名也是文化遗产 不要…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传承:拯救濒危声音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战…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上的“没文化”…
从文化遗产保护的两个“…
[记录·2007] 文化遗产…
最新热门    
 
“活遗产”保护任重道远

时间:2009-9-8 17:39:38  来源:不详
束河古镇在保护和开发中创造的“中国模式”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商潮进逼 古城保护遭遇难题

  旅游确实是把双刃剑,它在给一个地方带来发展机遇和现实利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东西。丽江模式虽然得到了肯定,但不可能完美无缺。

  随着旅游的不断升温,大量的游客涌入,让越来越多的外地商家看到了丽江蕴藏的商机,他们也纷纷随着游客来到丽江。大批外地商家到来后,纷纷租赁丽江古城居民的店铺、院落等,并售卖游客喜欢的畅销商品,而很多靠手工技艺生产的丽江本土产品难免受到冲击,造成丽江古城曾一度出现现代商业气息过浓的情况。

  丽江博物院院长李锡认为,像丽江这样一个“活着的遗产”,不像故宫和兵马俑,它的保护和开发是一个全球关注,同时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他说,关于商业化的问题,首先是要看这个城市的地位和功能。丽江古城是因商业才成为城市,商业是其本来的功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古城到处都是铺面,实际上直到现在古城还没有恢复到以前的繁华,只是现在商业过分集中在几条繁华的街道,给人造成了过分商业化的印象。其次,过去古城更多的是为满足当地百姓生活和茶马古道马帮运输的需要,现在是旅游城市,产品不一样了,是满足旅游者需要的旅游产品,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也给人造成了上述印象。三是因为百姓不善于经营更多的商品,把铺面租给外面善于经营的商人。如果全是当地百姓经营当然是最好的了,但商业化城市不能封闭和排斥谁。因此,不能用过分商业化这样笼统的概念来表述,只能说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有待于不断改进和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因为,活着的遗产的保护没有绝对的标准,需要考虑居住在古城的2.5万人还要生存,只能强调古城的精神没变,文化没变,传统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对现代商业气息过浓的问题,丽江有关方面并非熟视无睹,而是积极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努力突出和弘扬古城的民族文化特色。

  除了实施文化回落古城行动外,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还着力规范商业行为,淡化现代商业气息。他们实行准入制度,把古城保护管理委员办公室核发的《准营证》作为进入古城从事经营活动的一个硬条件;同时,把现代特征较浓和没有特色的经营项目,如音像店、现代服装店、美容美发、卡拉OK厅、网吧等迁出,规范了店铺的装潢、招牌等,控制了店铺的规模和数量。鼓励经商者经营具有一定地方民族特色的商品,还对外来经商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

  商潮的进逼,还造成另一个问题,就是古城的居民把房子和铺面租给经营者后,不少人离开了古城,住进了新城,这对于“活着的古城”这个丽江最大的特点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丽江东巴宫的和总认为,遗产保护不光是保护房子,还要保护一种原生态的文化氛围和商业生态。人是文化的载体,活着的古城,就应该有尽可能多的当地百姓在古城生产生活。

  丽江古城管理局对此也采取了一些应对的措施,如对古城居民实行一系列的惠民措施,从2004年起,每年安排近200万元,给以古城居民每人每月10元的生活补助。成立了南北两个便民服务中心,为居民的日常用品运输提供无偿服务,服务人员从古城内的下岗人员中择优录用。与美国一基金会合作,对经济困难未能及时修缮房屋的居民给予5000-20000元不等的补助。这些措施,目的是留住更多的古城居民,让其能够展示“活着的文化”。

  □记者手记

  创造我们的遗产保护模式

  任何地方的遗产保护工作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也肯定会存在不足之处。

  丽江的成功,给人感受最深的,首先在于对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巨大的资金投入,带出的是一个响当当的遗产品牌和旅游品牌,带旺的更是一座城市。其次是在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开发利用,让各方都得到了实惠,遗产保护因此有了更坚实的基础。再次是对遗产文化内涵的重视,使丽江成为全球游客的“精神家园”,而丽江人将文化提升至立市的高度、第一发展战略,体现的是他们的大胆和气魄。

  丽江的不足,可归结于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以及旅游这把双刃剑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足为怪,我们今后也会遇到,需要的是怎样想办法克服。

  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在握,一旦如愿,打响品牌是众之所望,小打小闹料难成气候。要想大发展,巨大的投入从哪里来?绕不过对遗产合理的开发利用,将考验我们的智慧。文化同样是我们的优势,岭南文化、侨乡文化、中西合璧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着墨的参考,如何打造提升,使柔软的文化也散发出张力和磁力,同样考验我们的智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