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地名也是文化遗产 不要…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传承:拯救濒危声音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战…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上的“没文化”…
从文化遗产保护的两个“…
[记录·2007] 文化遗产…
最新热门    
 
“活遗产”保护任重道远

时间:2009-9-8 17:39:38  来源:不详
006年,该局征收古城维护费达1.064亿元,为古城的保护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十一五”期间,古城将陆续实施一系列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将达6亿元。

  巨资投入到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使丽江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越来越响亮,带动了游客数量的一路攀升,去年达到460多万人次。丽江,由此走入了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良性互动的轨道。

重视内涵 力促文化回落传承

在采访东巴文化传习院时,记者看到一位正在抄写经文的老人。一打听,原来这位懂东巴文的老人叫杨树开,今年已60多岁了,来自香格里拉中甸。原来在家放牧的他,是有关方面实施文化回落古城行动请回来的众多老艺人之一,杨老先生每个月还可以获得600元的补助。该传习院在售卖东巴经文等旅游商品的同时,还向游人展示东巴纸的造纸技艺,成了古城一个展示东巴文化的窗口。

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柔软和宽容,是丽江的最大魅力。丽江有关方面对此非常重视,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抢救,使许多濒临失传的纳西族传统文化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开始复苏,得到了新生。开展文化回落古城行动,目的就是增加古城的文化内涵,通过旅游的推动,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请来古城的老艺人中,很多人都带有徒弟,向他们传授东巴文等传统文化。由于有专门的资金支持,一大批丽江本土文化人士受此鼓励在古城内从事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展示等活动,“和志刚书斋”、“三希堂东巴纸书”等富有特色的文化门店成了古城的一道亮丽风景。

记者在丽江采访时正赶上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方国瑜故居博物院落成。据悉,修复名人故居、建设名人故居博物馆也是文化回落古城行动的一个部分。该市目前正在加紧修建著名画家周霖等的故居博物院。

对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店铺,古城管理局则实行统一的授牌保护。他们还选择了十个特色民居院落实施“走进纳西人家”旅游项目,向游客展示首饰加工、纺织、纳西婚俗等民间工艺、民俗民风。

旅游业的发展也推动了丽江民间组织和各景点对纳西民族文化的重视和保护,目前,丽江有五台下束河东巴舞蹈艺术团等10多个东巴文化传承民间组织。在玉水寨,丽江神龙三叠水生态有限公司建立了东巴民族博物馆和东巴文化传承中心,集中展示东巴造纸、酿酒、祭祀等,还提供免费食宿、给予补贴,免费为周边地区培训东巴文化传人。散落民间的文化集中起来了,该景区的品质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目前已成为四A级景点,每天吸引的游客有3000-5000人,活力比以往大大增强。还有东巴谷旅游公司,从丽江特有的6个少数民族中各选择一户人家,从建筑物到主人,一起整体搬迁到景点,集中展示少数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生产生活方式,深受游客的欢迎。

丽江模式 艰辛探索终获肯定

从申遗一路走来,丽江人经历过沉寂和彷徨,但他们以责任、勇气,通过对遗产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大量实践,找到一条保护世界遗产的道路,其中,束河古镇在保护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并兼顾百姓实惠的经验被肯定为“中国经验”。2004年,首届“中国·丽江世界遗产论坛”召开,专家学者和联合国亚太遗产保护组织对丽江在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与旅游业良性互动方面的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巩固和发展这一成功的模式提出了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据悉,此届论坛总结了“丽江模式”的四条原则和基本经验。

一是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丽江模式的经验就是建立了一个统一、有权威的组织保障机构,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较好地处理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通过合理开发遗产资源发展旅游业,开辟了一条稳定、充裕的资金来源渠道,确保了各项保护项目的实施。

二是处理好遗产保护与旅游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丽江模式证明,旅游业的发展为遗产保护筹集了资金,可有效反哺遗产保护,遗产的有效保护又不断地提升和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三是以人为本,切实加大对遗产地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和遗产保护意识。在这方面,丽江创办旅游文化学院的做法得到了联合国官员的肯定。

四是大家都是赢家的原则。保护和利用世界遗产,不论是土著居民,还是经营者、管理者,都要在保护和开发中得到实际利益,实现利益均沾,风险共担。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