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八卦是文化源泉
中国的文化背着“另类”…
以“文化革命”封嘴巴
以“暴民文化”来妖化
再论述“旧文化不能救中…
中国文化强国的起点
向深圳学习创新型文化发…
感受美国博物馆文化:把…
小学文化的高院法官
不要把文化看成贴在城市…
最新热门    
 
民间文化常用名词解释

时间:2009-9-8 17:40:38  来源:不详
们的过程和方式。
  第二类:非物质形态的文化活动与场景,包括节祭、宗教、礼仪、艺术、娱乐等等。这部分的拍摄要注意两点,第一,虽然是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对象,仍须通过具体的视觉形象加以记录和传达,而视觉形式是具体的,所以它很难以一种即兴的“纪实性”方法完成,而必须经过必要的考证、安排和组织。在选择对象上,要选举真正具有文献价值的对象。实际拍摄,则要精心组织画面,使对象的内涵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第二,当拍摄一个非物质文化对象时,仍要注意该主题与特定环境及其物质文化的关系,例如,将民歌、曲艺等民间艺术家请到录音棚录音也许是合适的,但是脱离他们生活的具体环境拍摄摄影画面,其文献价值就大打折扣。所以我们强调,即使是“非物质文化”对象,从视觉资料价值的最大化出发,也要努力在真实可信的物质环境中加以再现,因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恰恰需要通过摄影画面记录的特定环境,才能最充分地体现。
  通过视觉形式记录和描述的非物质类对象,实际上仍将是对物质对象背景资料的深入叙述的产物。例如剪纸、常见的传统牌楼和牌坊,其存在是物质形态的,但体现的更多的是非物质的内容,这就要求摄影者须具备必要的学术素养。又如丽江古乐、民间小戏等,除表演、场景、氛围之外,以视觉形式为媒介的摄影仍将关注诸如道具、化妆、乐器、演出场所等物质对象,这方面的工作十分深入、细致,视觉记录无可替代的价值也因此得以体现。
  除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对人本身的关注也应该是民间文化摄影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是文化的主题,在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领域,对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的人群的体质特征的测量、考证,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美国摄影大师Edward Cuirts、Ivin Penn等拍摄“北美印地安人”的文化时,特别强调以“充分具有情感与尊严的人物肖像”,展示其文化的价值。他们的观点是,民族(民间)文化是有生命力的,所以要通过生命力强悍并体现着鲜明种族特征的人来展现,而不能把它们当成已死亡的文物或标本来体现。我国地理、气候、民族等方面差异很大,形成特别丰富多样的民族、民间文化,上述拍摄原则对我们应该说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民间文化摄像
  
  20世纪初电影技术诞生以来,很快就被用来记录人们的生活与文化。早期的影视人类学家遵循“真实再现”的原则,用摄影机记录原生态的原始土著民族的生活,以后又进一步发展为向“客观真实”的目标迈进,以声画并茂的镜头真实、形象、典型化地记录客观实在的生活形态和民族文化事象。20世纪中叶,电视技术飞速发展,以其便捷化、多功能化、低成本化而迅速用于记录和拍摄影像作品。电视录像也广泛用于记录经济生活、风俗习惯、仪式祭祀、文化艺术,影视民俗学、影视人类学逐渐崛起,不仅丰富了民俗学、人类学调查和普查的资料、手段,也提高了电视记录片的品位,增加了电视节目的品种。
  电视记录是民间文化影像记录最重要的手段。调查与普查民间文化是民俗学、人类学的重要任务和研究基础。用电视记录民间文化,可以搜集与保留完整的视听形象资料,为后人留下真实可信的形象化的文化财富;电视记录既可记录局部细微末节,又可以摄录大场面、大集会、大生产、大节庆等壮阔景象,是纸与笔无以企及的;电视记录还能现场及时重放,修改便利,剪辑快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的影像记录将采取多层次的同步工作:1.由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领导机构组织或委托相关部门单位组织专门力量、专业人员实际操作;2.各地方各级抢救工程实施单位组织当地的专业部门或人员开展工作;3.鼓励社会各方按照抢救工程的拍摄规范、学术技术要求参与调查和摄录工作。
  
民间文化普查
  
  民间文化普查是按照科学的规范、要求、设计对民间文化资源、形态、现状所做的全面调查。通过有计划、有规范、有指导的普查工作,所获材料可以全面掌握一地区、一民族、一国家的民间文化蕴藏量,民间文化的分布状况,民间文化的形态种类,民间文化的传人和传承等数据、资料、信息。普查结果,可以直接成为文化资源数据,成为民间文化整理、编纂丛书的第一手材料,成为民间文化交流与研究的素材,成为民间文化开发和再利用的珍贵资料。
  民间文化普查要有科学的指导思想,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普查工作,指导民间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和保存。
  普查的基本目的是要对一地的民间文化作普遍、真实、准确地了解。普查工作的实际步骤,可分为: (1)普查培训,即制定统一普查标准,确定普查表格与提纲,培训普查人员,组织普查队伍。(2)实地普查,即组织调查小分队或调查人员深入民间,深入乡村进行调查,网络或地毯式全面调查。(3)整理、清理调查材料,拾遗补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