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五千春秋话蚩尤
20世纪《吕氏春秋》研究…
简论“诗亡”与“《春秋…
几度西游,几层春秋,几…
孔子传《易》与作《春秋…
春秋时期赋诗言志的礼学…
试论《吕氏春秋》的生态…
正史中的史志著录体例探…
“古史辨”派与20世纪的…
皮锡瑞的“《春秋》非史…
最新热门    
 
春秋二社:作为唐代乡村社会民众的盛大节日

时间:2009-9-8 17:47:34  来源:不详
序的“社会”活动并希望借此以维护地方秩序。于是在既有所忌又有所求的两难之中,官方认可了私社的存在并做出“除二社之外,不得聚集”的规定。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祭社活动对于私社获得其存在合法性的重要价值。或者说,正是借助或部分地借助春秋二社节里的“社会”活动,私社得到对其怀有戒心的政府的认可,从而获得了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发展到唐玄宗天宝七载,官方文献中已经出现了“闾阎之间,例有私社”的词句。[5](P430,李隆基:《加应道尊号大赦文》)此时,私社的合法性已不成为问题。

对于并非生活在政治真空中的私社来说,“社会”(因祭社而聚会)是它们为政府认可的惟一的聚会由头,而它们也希望借此继续赢得政府的信任,[17]更何况它也是私社成员为联络彼此感情、固化组织关系、建设并强化组织成员认同感和归属感之所需。因此,各个私社总是积极参与祭社活动,并常常在结社之初就将“社会”作为组织的重要活动加以强调[18],而这必然促进社日节的繁荣。反过来,社日节的繁荣又会吸引更多的人结成组织。由是,在社日节的变化与私社的发展之间出现了一个互动关系,二者互为结果,又互为原因,还互为表征。

 

 作者简介  张勃(1972—   ),女,山东定陶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民俗史研究。

 

参考文献:

[1] 萧放.社日与中国古代乡村社会[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

[2]陈立,吴则虞.白虎通义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

[3]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国语[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4]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