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浅析《左传》中梦境的意…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关于“中间作品”问题和…
从《黄鹤楼》到《甘露寺…
《文心雕龙》“六观”说…
《诗经》作品心物情景关…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作品中…
海明威作品中的象征与外…
从李杜作品中探讨文学的…
霍桑作品对清教思想的继…
最新热门    
 
作品链与活动史——对文学史观的重新审视

时间:2009-8-8 16:44:25  来源:不详

【内容提要】
文学作品是文学活动的物化产品。20世纪以来由于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具体的叙述行为和实现了的言语文本是从一套叙述语汇和规则中抽取、派生出来的。同时必须关注特定的语言环境对文学叙述的影响,因此文学史其实是作品链和叙述语境发展演变的历史。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充满了矛盾和争议。这种争议首先起于“文革”后对20世纪中国作家和作品的重新认识与评价,而后逐渐拓展、深入到对文学史整体构架和研究观念的重新审视,形成了重写或重估文学史的种种观点。文学史研究由此而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深化发展的阶段。

文学史研究的深入并没有使研究者的观点和立场逐渐地接近和趋向认同,恰恰相反,不同观点之间的分歧似乎变得更突出了。对作家和作品的评价由于美学的和意识形态的立场、视野不同而产生分歧,这可以说是很正常的。然而这种分歧从对作家和作品的不同评价延伸到了对文学史的整体看法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关于文学史的观念对立:既有的与重写的,官方的与民间的,显在的与潜在的,共名的与无名的,等等。这些对立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是基于一种共同的文学史观念和在这个共同观念之上不同观点的分歧。这里所说的共同的文学史观念,就是都认为文学史是历史上一代代重要的或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通常也隐含着作品背后的作家)前后相继串连成的作品之链。观点的分歧首先是在于确认文学作品的重要性或价值的标准——意识形态、审美、人性、现代性等不同标准之间的分歧;接着便是确定哪些作品是这条长链或长河的主要成分;进一步延伸出来的分歧则是关于文学史之链究竟是一条还是若干条的问题,以及如果有若干条,那么哪些为主哪些为辅的问题。这些分歧和争议对近二十年来中国文学史研究和文学史观念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激活和促进作用,一方面分歧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却也越来越增长了。

这些关于文学史的争议无疑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但在热热闹闹争论的背后,有些基本观念方面仍然有待探讨,特别是存在于那些不同观点背后的共同的文学史观念。那种把文学史看成是文学作品之链的观念似乎被多数研究者认为是毋庸置疑的前提,然而这个前提实际上可能是有问题的。

编写一部由作品之链串连构成的文学史,这样的工作如果希望做得全面、科学,当然就需要对相应历史时期的作品有尽可能充分的了解和全面的把握。然而事实上,一个文学史的编纂者无论汇集多少作品,就任何一段历史而言都肯定是挂一漏万的,而且无原则地汇集作品的结果可能是相互冲突或不相干的作品的大杂烩而不是有线索、有观点的历史。作者只能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依据他所采用的标准进行取舍。换句话说,构成一部文学史的作品链不会是全部作品之集合,而只能是部分作品。分歧就因为不同的作品集合而产生。

学者们评价作品的标准虽然很多,但归结起来最典型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所谓思想标准,即从意识形态角度评价作品的好坏;另一个就是艺术标准,即以艺术水平的高低或雅俗来评价作品。经过这样筛选而组织起来的作为文学史的作品链,从某种意义上讲就如同一个人作为生平经历的相册——无论这个人在一生中为自己拍摄了多少照片,把这些照片串连起来作为他的历史仍然是残缺不全的。有些重要的人生经验可能是无法拍摄的东西,有些则可能是因为觉得不重要或不愿意表现而遗漏的东西;尤其重要的是,人的生命过程的连续性可能是一张张静止的、孤立的照片链无法表现的。作品链可能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如果把一部部我们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作品串连起来描述文学的历史过程,而不去注意作品背后那些由连续的、活生生的文学活动过程,恐怕也会把真正的文学发展历史忽略掉。

文学作品是文学活动的物化产品。如果从创作的结果回溯到创作行为过程,就是叙述。20世纪以来由于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人们都已知道具体的叙述行为和实现了的言语文本是从被称为“语言”的一整套叙述语汇和规则中抽取、派生出来的。文学创作作为叙述行为当然也离不开作者所依托的语言环境。这样一个语言学的事实经常会在研究文学史时被忽略了。当人们从作品之链的角度研究文学史时,一般会把文学特征的出现和演变的规律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一个是所谓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即从前后作品的继承关系角度分析其中规律;另一个是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特别是直接影响、制约文学创作的政治因素作用方面解释文学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然而,这两个方面都忽略了特定的语言环境对具体的文学叙述所具有的直接的影响作用。文学史其实也是叙述语境发展演变的历史。 在研究“文革”前十七年的文学发展史时,一种观点认为这个时期的文学基本上一无是处,因为“文学为政治服务”口号对创作的影响和制约使得文学丧失了表现个人体验和审美价值的功能。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当承认这个时期文学作品有其历史意义和价值,因为表现个人体验和审美价值并非文学的唯一功能;从历史主义的角度来看,为政治服务的文学同样是文学的历史形态之一。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这个时期的文学并非完全是为政治服务的宣传文学,同时也存在着民间的或潜在的文学,而这些文学作品是具有文学价值的。这种种观点虽然各不相同,但在分析文学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与价值时,所关注的都是两极:一极是意识形态,一极是审美体验;前者是文学创作的社会背景,而后者是文学创作的个人心灵根据。但问题是文学活动作为叙述行为,在社会政治背景之下和个人心灵、情感体验之上,还存在着一个与叙述关系更直接的层面,就是语言环境层面。

文学叙述是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抽取语汇、母题、范例和表达习惯来组织文本和表达具体意义的。文学叙述的个别性是语言背景的文化意义在具体文学活动中的显现。从作者进行叙述行为的角度讲,文学的直接来源不是社会生活或个人感情,而是作者存在于其中的特定语言环境。文学的发展演变规律如果简单地从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因素解释,很容易因为这种原因的大而无当而产生矛盾,比如在同样的政治体制和政治形势下常常会产生不同的甚至相冲突的文学。如果用作品链中前后作品之间的影响和继承来解释,则可能在两个作品之间出现无法弥补的空档。比如许多学者注意到五六十年代的许多作品带着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烈火金刚》的章回小说形式、《铁道游击队》的传奇风格、《林海雪原》中类似《水浒传》的描写,等等。这种风格的产生从作品链上找不到合理的答案——从《水浒传》到《林海雪原》的几百年间哪些作品可以填补这条链的空档?有的具有乡土色彩的作品比较容易找到风格形成的来龙去脉,比如赵树理的小说,从《三里湾》上溯到《李有才板话》和《小二黑结婚》,其间的相似和演变线索是很清楚的。但这个例子恰恰不是一般的作品链线索,而是赵树理个人的生活环境、创作语境构成了他的文学叙述资源,因此而造成了的他的个人风格,一种几乎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与其他作品无法串连在一条链上的独特风格。

其实,许多作品风格的形成都存在着与赵树理小说类似的语境影响,只是由于没有赵树理那样过分突出的独特性,使得叙述的具体特征往往被清晰的作品链关系遮蔽了。如果谈到《烈火金刚》和《铁道游击队》,人们会立刻把它们纳入抗日战争题材小说的链条中研究,它们在题材和主题方面的相似性成为构造和描述文学发展线索的重要根据。然而实际上只有在最宽泛的意识形态背景下谈论这两部小说的相似性才有意义;就具体的叙述风格而言,二者的差异性就显得十分突出了。就拿《烈火金刚》来说,这部小说从题材和主题来看属于一般历史教育意义上的抗日战争故事,但独特的叙述方式显然来自从中古流传下来的北方说书活动传统。这种语境中的文学精神不是简单地随着政治教育观念的演变而演变,常常可能是随着与说书活动相关的社会生活风尚的演变而演变。这种文学活动线索在泛泛地归纳相似性时很容易被忽略掉。然而忽略了具体语境后,文学史研究就可能变成相似主题或相似题材的归纳整理,而不再是对文学发展演变过程连续性的研究。

否定五六十年代文学的批评者之所以认为这个时代的文学基本上可以被否定,立论的根据是一种关于文学本质和价值的普遍观念,这意味着有一种从整体上概括这个时期作品价值的高度概括性和简化性的视角。这种视角就来自用题材和主题为线索的作品链观念。然而这种过分简化的文学史观念可能使我们在满足于评判作品价值的同时遗漏掉文学叙述的真实历史过程。研究者需要在分析比较作品的同时了解作品背后的叙述行为所赖以存在的社会语言环境——对作者的叙述活动产生影响的文学素材、叙述习惯、文学语汇、意象或母题,等等,了解语言环境的不同特点和演变。如果认为《林海雪原》的叙述特征与《水浒传》或《三国演义》有关系,那么就需要从《水浒传》、《三国演义》之类的古代民间叙事活动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如说书、评话等的发展演变形态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这些形态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对《林海雪原》之类小说的叙述发生影响。了解了这些,才有可能找到实际发生的文学叙述活动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

有的学者把类似赵树理这种不同于主流叙述的 文学现象归纳到主流文学史作品链之外或之下(隐形)的民间文学史线索中去,如陈思和先生关于在主流文学史的显形结构之下存在着“民间隐形结构”的观点 ① ,就是认为在分析文学史的作品链时,需要注意到有些作品在表达“显形”意义的背后还存在着另外一层“隐形”的民间文化的表达需要,如电影《李双双》在表达意识形态观念的背后隐含着东北二人转这种民间艺术的形态和趣味。这种观点在注意到作品背后的叙述语境资源时,主要关注的是不同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民间文化”倾向。其实,无论是否具有与意识形态主流疏离的“民间”立场,叙述行为总归是具体地发生于特定语境中,从特定语境中抽取话语资源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文学叙述都不能脱离特定的语境资源;因而对文学史的研究也不能脱离对叙述与特定语境关系的研究。

自从实证主义史学观念和文化诗学进入中国文学研究者的学术视野以来,对文学的文化语境进行研究已不是什么新鲜主张了。陈思和主编的《当代文学史教程》中对一些作品的叙述所依托的语境资源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如《林海雪原》中的人物组合与《三国演义》之“五虎将”的相似关系、电影《李双双》中人物关系结构之与东北二人转的相似性等等。但仅仅根据某一个方面的相似性比较就判断二者之间的关系毕竟还是一种比较抽象和独断的做法,由此产生的对文学发展线索的勾绘是从一个作品跳到时空关系互不连属的另一个作品,相互之间只有相似性而看不出连续性。这样跳越式的画面仍然没有脱离文学史就是作品链这样的基本思路。

拿具体的文学史研究例子来说,《三里湾》的文学活动语境相对说来比较清楚:赵树理本来就是个民间艺人,他的作品是从他所浸淫于其中的民间叙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