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浅析《左传》中梦境的意…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关于“中间作品”问题和…
从《黄鹤楼》到《甘露寺…
《文心雕龙》“六观”说…
《诗经》作品心物情景关…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作品中…
海明威作品中的象征与外…
从李杜作品中探讨文学的…
霍桑作品对清教思想的继…
最新热门    
 
作品链与活动史——对文学史观的重新审视

时间:2009-8-8 16:44:25  来源:不详
研究和评价作品价值无关的闲聊式批评。这些批评的作用不是在推广优秀作品,而是通过与诗歌有关的逸事之类制造着某种文学活动的兴趣氛围,并由此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学活动流派,如江西诗派、豪放派词人等;到了明代,这种倾向则进一步演变成门户林立、意气纷争的活动。制造经典作品的活动开始逐渐变为制造不同文学趣味群落的活动。

从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到80年代,中国文学发展中出现的朦胧诗和意识流小说显示出叙述行为开始转向内省,使得原先那种“作者一读者”的直接联系瓦解了。到了90年代,精英文学活动经常从传统的文学批评圈中逸出而变成热门的公众事件,叙述和阅读的重要性开始减退了。90年代中国精英文学变得越来越不适宜于读者进行审美的鉴赏而只能靠批评者的分析、阐释和争论。批评日益占据了文学活动的中心位置。当批评处于文学活动的中心位置时,作品的重要性也就随之减退,作品的重要性让位给了文学事件的重要性。批评活动从文本批评泛化为语境批评和大文化批评,从学术批评延伸到大众文化传播。泛化后批评的主要功能不再是研究和评价作品,更突出地表现为制造文学事件。以作品欣赏为中心的审美活动因此而变成了以事件传播为中心的社会交往活动。

与历史上的文学传播与社会交往相比,90年代文学活动中事件的重要性有了明显的不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在当代的文学传播活动中,作品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文学出版与发行网络进行的,而泛化了的批评议论和其他事件则是作为一般公共信息乃至娱乐新闻通过主流大众传媒进行传播。显然后者的影响面和效率远远高于前者。文学事件因此而逐渐从与创作的伴随关系中游离了出去。

更重要的是,这种传播不同于作品传播的单向性,而是互动的传播,事件的传播与接受者的反馈形成滚雪球似的效应,推动着信息传播范围和信息量的急剧膨胀,使一个在作者、作品与批评者的有限关系中发生的事件变成更大社会范围的信息传播与交流行为。以作品欣赏为中心的审美活动因此而变成了以事件传播为中心的社会交际活动。作者、批评者、传媒和大众通过对文学事件的议论、表态和反应表现自己的文化归属,已经成为普遍的文化现象。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对近二十年来的文学史的研究,就不能不注意由互动形态的传播和批评制造文学事件、显现文化群落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对社会交往关系的普遍影响。

这种社会交往特征的重要性在网络文学等所谓新媒体时代的文学活动中表现得特别突出,这是人们普遍意识到的事实。所以在研究网络文学时,很少有人会把这种文学研究局限于“作品”研究;甚至认为网络文学根本就不存在传统文本形态的“作品”,而是以超文本链接的形态构成的互文性的写作与阅读关系群。这样的文学现象当然与传统文学作品相差甚远,但如果认真注意研究了当代文学活动形态发展演变的历史就会明白,这并非数码时代文学活动中突然发生的现象,而是文学活动逐渐从文本中心转向交往中心的一种历史演变过程和趋势。

总之,随着文学活动在当代文化环境中的演变,文学的问题越来越超出了作品本身,对文学的关注和研究也不得不随之扩展到作品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演变的活动过程及其文化环境中去。文学史的研究因此也不得不从作品价值与关系的研究扩展到作品背后的活动方式与形态研究。

注释

①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前言》,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