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浅析明初谪滇诗人平显考…
从明初的《孟子节文》看…
从明道到载道——论唐宋…
论《相思长恨歌》与明初…
元代至明初小说戏曲中白…
最新热门    
 
从明初的《孟子节文》看孟子思想(一)

时间:2009-8-8 16:46:47  来源:不详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 

王曰:“卿不同乎?” 

曰:“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 

王曰:“请问贵戚之卿。” 

曰:“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王勃然变色。 

曰:“王勿异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 

王色定,然后问异姓之卿。 

曰:“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 

 

分“贵戚之卿”、“异姓之卿”,并不是进步观念,而是由亲亲观念派生出来的西周时期的制度和称谓。按周礼的规定,周天子有六卿,即天子直辖的六个大官: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各诸侯国:大国三卿,皆由天子任命,次国三卿,二卿由天子任命,一卿由该国国君任命;三卿是,立司徒兼冢宰之事,立司马兼宗伯之事,立司空兼司寇之事(见《礼记·王制》篇及贾公彦疏)。“贵戚之卿”即天子或诸侯的同姓之卿,天下即周天子一个家族的天下,国家即国君一个家族的国家。贵戚之卿与天子、诸侯休戚与共;异姓之卿则疏远得多了。齐宣王向孟子请教为卿之道。孟子就把“贵戚之卿”、“异姓之卿”分别言之。在战国时期,“贵戚之卿”与“异姓之卿”的分别已无多大意义。孟子分别言之,大概是为了便于说明君权并非绝对的。孟子说:贵戚之卿见君有大过则谏,反复谏诤不听,就可以“易位”,换一个合适的人做君主(当然只能是亲族中的能者)。这大概是孟子由传统的亲亲观念中推出来的,西周有两次“易位”——周厉王、周幽王,都是被国人或西戎推翻的,而不是由贵戚大臣因反复谏诤不听而公议“易位”的。春秋以来周王朝、各诸侯国争位者多矣,都是经过战争或弑君而更换的,没有一个和平“易位”的,而且不限于同姓之人。向孟子请教的这位齐宣王的祖先,就是姜族的异姓陈氏用大斗贷出、小斗收入以收揽民心,壮大力量终于篡夺齐国姜姓的政权,姜齐变成陈齐。所以齐宣王听到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不听,则易位”,就“勃然变色”,这是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异闻。齐宣王大概觉得自己“勃然变色”有失尊贤之常态,所以镇定下来再问“异姓之卿”。异姓之卿与国家及其亲族没有那么大的休戚与共关系,所以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就离开这个国家,到别的国家去。前者与后者都是冲击绝对君权的。战国时的齐宣王不能同意,两千余年之后的做了皇帝的朱元璋则更加反对,不能容忍,所以非把它删除不可。 

 

十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其君” 

 

这是说的《尽心下》第十四章,它同上面所述“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不听,则易位”相通,但它更集中地表述了民本主义。其文曰: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对这一章,我在《孟子十日谈》(《孟子十日谈》,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以及本书中的《论孟子的民本主义》一文中对它作了解释,阐述了它的民本主义性质,它在封建社会灭亡以前所具有的进步意义,以及对人们接受或创立近代民主主义也有重要的启发作用。这里不来重复那些论述,兹就朱元璋害怕这一章而坚决把它删除加以讨论。 

朱元璋对这一章感到特别刺眼的,当然是“诸侯危社稷则变置”,“变置”即更换君主。他怕他自己的以及朱氏后代的皇帝之位不稳,当然害怕,一定要把它删除。那么对于得到大多数民众的拥护则为天子,怎么看呢?他这个反元的农民起义领袖,实际上是顺乎民心,得到了民众的拥护,才得到发展壮大,终于灭了元朝,削平了群雄割据政权,统一了天下,建立大明王朝的。从他的实践经验,应该是懂得了民众力量之大、得民心之重要,如果说他不能从理论上理解,而直接感受、直接经验则是够多、够深刻的了。朱元璋出身农家,幼失父母,入皇觉寺为僧,公元1353年投奔郭子兴,参加了农民起义的红巾军,后来成了将军、元帅,成了政治上军事上独立的大军领袖,于1368年在南征北伐取得基本胜利之际,在应天府即皇帝位,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他经历了十六年的战争生涯——前半期是农民起义军,后半期逐渐向地主阶级立场转化。在他的经验中会深感得到民心之重要和民众力量的巨大。正因为如此,他更深深地惧怕《孟子》的这一章,惧怕孟子的民本主义!第一,怕引起民众的觉醒;第二,更怕野心家利用它,收揽民心,聚集民力,与他为敌,颠覆他新建立起来的王朝。所以他比那些儒生——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看得更清楚,非把此章以及与此章有连带的各章删除不可。地主阶级的思想家朱熹的《孟子集注》没有歪曲“民为贵”这一章——当然他不可能阐释民本主义思想。他注释说:“丘民,田野之民也,至微贱也,然得其心,则天下归之”(释“丘民”为“田野之民”误,“丘”训“大”,“丘民”指大多数人民,详见《孟子十日谈·孟子的民本主义》及本书中的《论孟子的民本主义》。但这是知识性错误,不是有意歪曲)。朱熹为什么不怕得民心则天下归之呢?第一,他没有朱元璋的那种直接经验;第二,他与朱元璋的具体立场不同,没有朱元璋的那种忧虑。他以代表地主阶级整体利益的思想家的地位考虑问题,正利用这一条“格君心之非”,改善统治方术,收揽民心,以巩固封建主义的统治。它也是可以起到这样作用的。这里也显现了孟子思想的局限性。 

 

 

十一  掩饰之词:“在当时列国诸侯可也” 

 

刘三吾《孟子节文题辞》在缕述必须删除的要点之后,写道:“固其崇高节、抗浮云之素志,抑斯类也,在当时列国诸侯,可也。若夫天下一君,四海一国,人人同一尊君亲上之心,学者或不得其(按指孟子)扶持名教之本意,于所不当言、不当施者,概以言焉,概以施焉,则学非所学,而用非所用矣。”——这就是删除《孟子》原文八十五章的理由,这是掩盖,这是知识分子刘三吾的曲笔。 

《孟子》早已成为经书,用作经学教科书、开科取士的标准,已经很久,它已深入地主阶级(包括小地主)的知识分子之心,也深入了若干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之心——从唐代实行科举制度,有些中农或富裕农民的子弟也入校读书,且有一些经由科举之路进入仕途,他们不能不自觉或不自觉地多少反映农民的某些情绪、要求。因此,突然要删除《孟子》八十五章之多,讲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是很困难的。既然要公布于天下,从此删去这八十五章不读,“课试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就不能不说理由。这就用得着御用“笔杆子”的曲笔之才了。然而掩盖干净利落,终究是不可能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