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浅析明初谪滇诗人平显考…
从明初的《孟子节文》看…
从明道到载道——论唐宋…
论《相思长恨歌》与明初…
元代至明初小说戏曲中白…
最新热门    
 
从明初的《孟子节文》看孟子思想(一)

时间:2009-8-8 16:46:47  来源:不详
循说:“制”是“掣”的假借字,“掣”有“拔”义、选取义,意思是拣选合适的木棍可以抗击秦楚坚甲利兵。这是夸张的修辞,其实质是非武器决胜论。以木棍抗击秦楚的坚甲利兵,岂不是“益迂且远矣”!“迂”,迂腐,不切事理。“益迂”即更加迂腐,是说孟子讲仁政讲得更加迂腐的了。“且远”,指的是魏国正处在挫败之机,发展生产,团结内部,哪能解燃眉之急。所谓貌似有理者,指此。然而就事理论之,《孟子节文》之言却是鲁莽的极其无理之言。 

魏国曾施行惠施的联齐抗秦的合纵政策,已取得成效,外交上主动,对内取得了发展生产,休养生息的机会。而魏惠王后元十三年借口联齐抗秦无效而逐惠施,用张仪为相,并异想天开地要用兵复仇。实是战略之大误。魏国只能采取逐张仪,恢复联齐抗秦的合纵政策,对内发展生产、与民生息,恢复和发展国力,然后再考虑有利时机,采取军事上的进攻方针,争取军事上的胜利。孟子不是军事学家,不是外交家,如果不求全责备,孟子的献计,确实合乎当时魏国处境的正确的战略方针(参阅古棣、周英《惠施思想及先秦名学》第七篇《惠施传略》,海洋出版社1990年版)。 

朱元璋为什么智不及此,而抓住“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而认为孟子“益迂且远”呢?当时朱元璋是一个相当高明的政略家、军事战略家,看他所论关于北伐的战略(见《明史·太祖本纪一》),即可见一斑。他所以把孟子的仁政论当作“迂腐”之谈,原因不外以下三条:(一)没有研究(包括刘三吾及其他儒臣)当时魏国所处的内外形势。(二)未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经验:朱元璋举行起义,举行反元农民战争,以及削平南方割据势力,进军北方,统一全国,是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人民的要求的,也就是战争的正义性和得民心的作用;相反,他着重的甚至看到的只是坚甲利兵、战场指挥、战略决策的重大作用,而忘记其他。以这种观点来看孟子对梁惠王的献策,当然就是“益迂且远”了。(三)是对孟子教训梁惠王,本能的反感——一个平头百姓,一个儒生,竟然侃侃而谈,教训梁惠王,把权威、尊颜看得极重的朱元璋产生这种反感,是很自然的,毫不奇怪的。几乎把孟子教训梁惠王、梁襄王,教训齐宣王各章统统删除,就是一个证明。 

 

三 在“所答非所问”的背后 

 

《孟子节文》言:梁惠王“一见孟子,即问何以利便其国(非财利之利也)。孟子恐利源一开,非但有害仁义,且将有弑夺之祸。仁义,正论也,所答非所问矣。”这是指《梁惠王上》第一章。是不是“所答非所问”呢?这倒是需要讨论的,虽然这不是这一节里所要讨论的本质问题。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我们把上述引文当作一个句群,从整体性原则来考虑:梁惠王说的“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所答的“王何必曰利”的两个“利”字是什么意思?显然孟子所说的“王何必曰利”之“利”,是王室的私利,而不是包括国君、大夫、人民利益的国家整体利益。正因为孟子所说“王何必曰利”之“利”是指的王室私利,所以接着是一连串的逻辑推理:“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那样发展下去还有什么王室的私利!确是从春秋以来“万取千焉,千取百焉”,大夫弑君,各个家族大灭小、强灭弱,“不为不多矣”。孟子正是要说服梁惠王不要斤斤王室私利,要以人民(主要是小地主)为重,使国家兴旺发达,从而能够统一天下,而王室之私利,自在其中矣。孟子作为一个代表当时小地主阶层(也符合小私有者利益)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活动家,正是希望有这样一位眼光远大的君主,能够重用他,实行他的政治主张,以统一天下(孟子已不把统一天下寄望于周天子,孟子已看清此种可能已不再存在,所以孟子说“唯不嗜杀人者能一之”)。那么很显然,孟子仁义之道绝不是与任何利益互相排斥的。国君不斤斤于王室私利,大夫不斤斤于家族的私利,而实行仁政,国家富强,自然是人民的利益(孟子一再说的“制民恒产”就是小地主和小农的利益),国君的王室私利、大夫的家族私利也在其中了。孟子反对国君与民争利,大夫争权夺利。如果是一个有为的国君,绝不会认为孟子“所答非所问”——梁惠王所问“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之“利”,可能是梁惠王思想里并不清晰的一个未经分析的概念,但他可以听明白孟子所说的治国的仁义之道,正是为了实现以人民为主体的全国的整体利益,劝导国君不要只注意王室利益、大夫不要只注意家族利益,以致“上下交征利”,导致国家危亡的地步。孟子提倡的仁义并不是与任何利益对立起来的空无一物的悬空概念。所以不能认为孟子“所答非所问”。就是朱元璋乃至刘三吾,也不会像一些思辨哲学家那样,把孟子所说的仁义与利益绝对对立起来,只讲“仁义”,不讲“利益”,不计“利害”。这一章正是用国家大计的“利害”教导梁惠王的。刘三吾写道:梁惠王“一见孟子,即问何以便利其国(非财利之利也)”,据此他认为孟子“所答非所问”。其实所谓“问何以便利其国”,如这“便利其国”是指的大局、指的国家整体利益,那就不会说孟子“所答非所问”了,而是“所答”正是“所问”。“症结”在于“所答非所问”的背后。 

“叟!不远千里而来”,梁惠王对孟子是很尊重的。一开口,便是“叟!不远千里而来”(梁惠王与孟子的年龄不相上下,还可能略长于孟子)。“叟”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相当于今语的老先生,赵岐注:“叟,长老之称也,犹父也。”只是“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之利,没有说明白,孟子就劈头盖脑而来,“王何必曰利”,先是一句顶头相撞,然后侃侃而谈,把梁惠王教训了一顿。在战国,这是司空见惯的。当时各国以尊贤下士相号召,招纳人才,重用本国或异邦(已不分畛域)之人,富国强兵,以求由自己统一天下(大国),或在列国斗争中能够存在和发展(小国)。所以对游说之士,十分尊敬,就是不能采纳他的政见,也要好好款待,临行赠送巨额路费(动辄几十两乃至上百两黄金),以免坏了尊贤下士的名声。像孟子这样与王对话的,在春秋时期没有,在封建大帝国建成之后即秦汉以来也没有(除非后来取得天下者尚处在草莽英雄的时期)。朱元璋已经统一天下,要求当年为打天下出过大力的武将文官必须对他毕恭毕敬,他本人是担水烧火的和尚出身,对这一点也就更加在意,既讲究、又细心观察臣下是否对他尊敬。这样,朱元璋读《孟子》,对孟子教训梁惠王、梁襄王,教训齐宣王各章本能的反感,是理所当然的,他怕的是群臣效法。这是开国皇帝的心理,尤其是朱元璋这个皇帝的心理。《孟子》成了经书,它的这一特点就更引起开国皇帝的注意了。这就是“所答非所问”背后的底牌——必是朱元璋先有表示,而后有刘三吾的“所答非所问”的掩饰之词,及有关章节的删除。《梁惠王》上下篇共二十三章,删得只剩下六章,把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删去了四章,只剩下一章;孟子与梁襄王的对话一章,删;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十一章,删去九章,只剩下两章——孟子公然教训王,恐怕是非删不可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点,固然与朱元璋的特殊心理有关,但它确实也是与绝对君权主义不能相容的东西,它只能在战国新兴地主阶级革命尚在进行时期的特殊情况下出现。 

 

四  “《汤誓》‘时日害丧’之喻,岂不太甚哉!” 

 

这是说的《梁惠王上》第二章。其文曰: 

 

古之人(按:指周文王)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汝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时日害丧,予及汝偕亡”,是《尚书》的《汤誓》篇所引的民谣。“害”是“曷”的假借字,“时”是“是”的假借字,“是日”指夏桀,民众十分痛恨他,他自称是“日”,所以歌谣说:你这个日头什么时候死亡!我跟你一块死,也盼望着你早日死亡。言民众痛恨之极。如夏桀者,“民欲与之偕亡”这就是“时日害丧”之喻。《孟子节文》为什么认为它“太甚”呢?是说不能“与民偕乐”民就如此痛恨其君太甚呢?还是说夏桀之民痛恨其君太甚呢?其实二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