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浅论《桃花源诗并序》的…
试论孔子道德学说的构建
试论后城市化进程中的民…
试论企业伦理的必然性及…
浅论《三国演义》中的术…
论《阴阳八卦》的科学性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郭于华:试论民俗学的社…
试论中国帝王文学
唐代贬官制度与不平之鸣…
最新热门    
 
试论《宋词之旅》的文本特质

时间:2009-11-10 11:12:14  来源:不详
那些亦可称之为“学术散文”的文本不尽相同。从其文本特质的实际情形来看,既非借题发挥式的思辩型‘“知性散文”和“文化散文”,亦非抉幽发微式的考据型“学术随笔”和“读书札记”,而是在一个规定性很强的学术对象范围内,既作专题式的全面扫描,又立足于此抒写个人的自我情怀,即以学术的积累为根基,以散文的美质为旨归;而批判情神、优患意识、古典情结、当下关怀,则是其之所以要发思古之幽情,进行“专题性与开拓性”的写作的真正的内心驱动力,对此他确是充满激情与自信的—他说:“我虽已年届花甲,却绝不可妄自叹老磋卑,何况我热血未冷,普力未衰,壮心未老,对文学的不贰之诚依旧,手中的那一支笔啊也尚不肯就此归还。我相信,我的生命之树的年轮中,还能听到春鸟新的歌唱,我的生命的天宇上,还会嫩烧夏日如火的霞光!”这的确是让人感怀多多的,由中我们可以极为分明地看到一位当代学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他的情志高标的活泼泼的灵魂。毫无疑问,这也是当代生活本身激发的结果。
  李元洛是著名诗评家,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璀璨珍珠,是他的一贯的爱物,也是他的宝贵的财富。在中国古典诗词的银河系里,他曾经进行过自由而酣畅的遨游,所获甚为丰盛;但时隔多年之后,他以全新的姿态重又回到他的“老对象”上来时,我们可以发现,他不仅旧情未断,而且爱意更为深切和强烈。这是一个值得许多当代人关注和深思的现象,也是一个值得我们铭记并引起警策心的现象二当前中国人的“务实”追求,应当客观地说,它的确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但在这中间,我们的确也于有意无意之中,失落了或者正在失落一些极为宝贵的东西。而李元洛的“散文专书”或曰“专题散文著作”写作所给予笔者的第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他正“跟”在这些当代中国人的“身后”,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不辞辛苦、非常痛惜地把这些被抛弃或被遗失的东西捡拾起来,并且认真、细致地吹掉蒙在它们上面的尘土,拂去盖在它们上面的沙石,虔诚、小心地进行擦拭和清洗,以还其固有的金灿灿的本相,提醒某些患了失忆症,遗落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作为我们的精神文化支撑的民族魂的当代中国人,不要取近舍远,趋物弃人,因小失大,得形忘神,从而弯了脊梁,丢了精髓,由于沉溺于虚假的奢华,迷醉于浅近的浮利,而疏远以至于扔却了我们借以安身立命、发展前进的根基,从而陷人堕落和异化的泥沼尚不自知。就此而言,李元洛的“跟”在人们“身后”所进行的文化“捡拾”工作,其实又无异于是“站”在这些当代中国人的“面前”,作激情满怀、意气昂扬的振臂呐喊和大声疾呼,其“与宋代的词人们白天把袂同游,晚上挑灯夜话,和他们一起优时伤世,歌哭笑傲,和他们一道移情审美,豪唱低吟”,始则“出今人古”,继则“出古人今”,在经历了“饶多清兴而又跋涉艰难的长途”之后,终于又“回到了红尘滚滚的当代”,这一过程,又平添了一种激昂慷慨的悲壮意味,是足以引起我们的由衷叹赏和深长感怀的,并且以此获得了独特的价值。 
  根据这一思路,我以为要探究李元洛“散文专书”或曰“专题散文著作”写作的意义,即便只是立足于其“学术散文”的创作迫求本身来看的话,也不应只作一般性的理解而是还必须有些更为深邃的眼光。比如,我们当然可以按照通常的做法,分别从“学术”和“散文”这两个层面来进人其文体从而分析出其各自所固有的价值特质;但同时又应注意到,这里的“学术”操作与“散文”写作,都分别与通常意义上的纯“研究”与纯“创作”有所不同;而且,它们还是以相互间的有机联系,统一于一个创作主体既定、完整的文化追求目标的,如果割裂开来的话,恐怕很难得其真义。
  从“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