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心物交溶 文与道俱——…
论文化现代化与现代公民…
浅论散文的艺术形象
浅论《桃花源诗并序》的…
浅论犹太民族“犹太性”
浅论戊戌时期不缠足运动…
浅论《三国演义》中的术…
浅论境界、意境与意象
浅论杜甫和白居易诗中的…
浅论刘少奇对知识分子阶…
最新热门    
 
浅论文艺的客观性和主体性

时间:2009-11-16 12:11:28  来源:不详
种问题。”必须确定“历史就是历史”的前提,同时肯定克罗齐的著名命题。因为学术理论总是以不同方式以时代社会的重大历史使命为转移的,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乾嘉学派的“纯”学术正是在大兴文学狱之时的一种姿态。而清帝国的覆亡不能没有晚明——晚清以来早期启蒙思想的准备。学术理论不可能绝对的“纯”,相对的“纯”即拒绝依附于反动政治权力的一种政治姿态。废他的“经世致用”,利我的“经世致用”。在研究对象和主体的关系上,即在承认“经”在“我”先的前提下,“经”“我”两不相失,在尊重客观实在性的基础上不失主体创造的能动性,主体也有如历史客体,是既不膨化泛化,又未消失的存在。当然象王念生那样的搞法也有其特有的主体性含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以“视野要广,取材要精,角度要新,发掘要深”,〔10〕当然是在学术史规范之内的一种主体性表现。但我们所说的主体性既不是凡主体皆有的主体性,也不是限于一特定领域中的主体性,而是相对那种以繁琐考据掩盖思想为逃避文字狱逃避政治的受动性,和以学术理论思想为现行政治政策的脚注依附政治权力的受动性而言,而是带着深远的目标,从对现实的清醒向历史的发问,表现出还原史实之客体性真貌而不失现时原创力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说到根本上就是“批判的理性”——改造现实自然的与社会的一切不合乎“人”的现实关系之客体性之能动作用。〔11〕因此以上所说对海德格尔的文献研究是为对与本文的解读,而本文解读仍不是最终目的。《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作者论及“三教”与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变易和更新速度”便在对“经”的(历史主体性)历史评估中体现自身理论的现实主体性。学无止境,知之无涯,如大千世界茫茫无际,其中充满着主客体互动、互化的复杂关系,而社会历史进步性这把尺子或隐或显,简单使用便陷入僵局,甚至窒息学术。
    正如《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作者所说在学术史领域尚有许多空白。填补空白,功不可没,但若像《芙蓉镇》中的角色那样:“搞运动@①!搞主体性运动@①,搞学术史运动@①……”,势必落于80年代“六经注我”者在90年代设置的另一个陷阱——从一个非历史的超时空的绝对的“自我”在那里凭空立论,到一个脱离现实目的之“非我”在那里“为历史而历史”;前者与无所不能的主体的激进姿态的实践结合,后者与其“告别革命”,“活着”哲学结合,对应于创作思潮,一个膨化泛化的主体在学术领域中隐匿、消失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于新世纪将临之际,吾人切莫再听任其人玩于股掌。
    注释:
  〔1〕《中华读书报》1996年12月18日,第6版。
    〔2〕《康德与建立主体性论纲》,《论康德黑格尔哲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页。
    〔3〕《资本论》第3卷,第26页。
    〔4〕见该书(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182页。
    〔5〕陈弃病:《违背美的历程的〈美的历程〉》, 《美学评林》第6辑,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
    〔6〕康奈尔:《政治无意识》,1981年,第35页。
    〔7 〕宋祖良:《拯救地球与人类的未来——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