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浅论孟子的民本思想
浅论文明与文化的关系
浅论文艺的客观性和主体…
浅论散文的艺术形象
浅论《桃花源诗并序》的…
浅论犹太民族“犹太性”
浅论戊戌时期不缠足运动…
浅论《三国演义》中的术…
浅论境界、意境与意象
浅论杜甫和白居易诗中的…
最新热门    
 
浅论苏青作品的世俗化风格

时间:2010-1-19 11:24:55  来源:不详
论文关键词:苏青  世俗化  生活化  个人化  非政治化
  论文摘要:曾与张爱玲齐名的苏青,也曾在文坛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她走上文坛,既存在必然因素,也有极大的偶然因素。家庭婚姻的不幸,上海孤岛与沦陷的环境,给她带来了人生的苦难,同时也成就了她在文坛上的美名。苏青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世俗化,这种世俗化具有三种美学特征,即日常生活化、个人化、非政治化。这篇文章主要从这三方面对苏青作品的世俗化的美学特征给以详细的解析,作者虽然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却在这种凡俗的叙事之下体现着极为严肃的终极关怀。同时,也对苏青作品在主流意识和文学创作的无技巧性方面做了解释。苏青以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完成了对凡俗人生,世俗生活及女性心灵的探索,其作品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前  言
  苏青,一个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上海文坛的女性作家,曾以其女性敏锐细腻的感受来揭露和剖析多被常人忽视的人生问题,同时又带有独特而深刻的人生哲理。她的创作风格的形成与其人生经历有着必然的联系。那种世俗化的创作风格在当时的上海有着很大的读者群。然而几十年来国内外对苏青曾有过不公的认识,并且对苏青作品的研究也很少有人问津。然而,对上海文学和中国文学的比较全面和客观的认识是需要对苏青及其作品进行认识和研究的。苏青以自己独有的话语方式完成了对凡俗人生和世俗生活的探索,在上海沦陷这个非常时期和非常地点创作了具有独特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作品。所以,应该对其作品世俗化的独特之处给与研究和认可。
  一、  文人苏青
  (一)  苏青经历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沦陷时期,与张爱玲齐名的女作家,苏青,红极一时。苏青(1917-1982),原名冯和仪,出身于书香世家,从小天资聪颖,在文艺方面有很高的天赋。少年时代在家乡宁波度过。高中就读于宁波中学,高中毕业后升入南京中央大学外文系,是宁波府六个县唯一被录取的考生,中国传统礼法对她的影响颇深,而在大学的现代高等教育,又使她增长了新观念,产生了新感受。1926年仅19岁的她嫁为人妇。正是这个经历使她成功地在文学之路迈开了一步。她的处女作《生男与育女》诞生,但这只是家务之余的一种活动。1931年冬,苏青与夫反目,开始思考怎样独立扶养家庭,同时走上职业妇女生涯。她担任过代课教员,然而这并不能解决她们一家的生计问题,于是,她开始写作投稿,卖文求生。作品《结婚十年》、《续结婚十年》的问世,使世人认可了其小说家的身份。之后长篇《歧路佳人》、《朦胧日》行世。1944年出版了第一部散文集《浣锦集》,随即大量散文小品《涛》、《饮食男女》、《逝水集》、《鱼水欢》、《九重锦》等先后奉献给读者。
  (二)  走上文坛的原因
  苏青之所以走上文坛,与她婚后的家庭生活密切相关。她的家庭理想无疑是找到一个“学识财产不在女的之下,能高一筹更好” [1]的丈夫。然而她未能如愿,像《结婚十年》中那新旧合璧的婚礼所带来的徐崇贤一样,她的丈夫李钦后没有能力挣钱养活家人,却生活放荡不求上进。于是他们的生活日渐窘迫。为养家得到经济上的独立她开始偷偷地投稿。之后便经常写作。然而,漫长的十年婚姻使她们夫妻的关系矛盾丛生,最终失去婚姻的苏青一直把写作当作自己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随着苏青作品被广泛接受,苏青自己的刊物《天地》也应运而生。苏青写作也许多是迫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