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浅论孟子的民本思想
浅论文明与文化的关系
浅论文艺的客观性和主体…
浅论散文的艺术形象
浅论《桃花源诗并序》的…
浅论犹太民族“犹太性”
浅论戊戌时期不缠足运动…
浅论《三国演义》中的术…
浅论境界、意境与意象
浅论杜甫和白居易诗中的…
最新热门    
 
浅论苏青作品的世俗化风格

时间:2010-1-19 11:24:55  来源:不详
于生存,却又不仅仅如此,还有精神的宣泄,通过写作抒发自己的心怀,这并非我自揣度,苏青在其作品《〈饮食男女〉后记》中曾言道“两年来,生活可真是‘到处潜酸辛’的,但我还是咬牙关过下去了,因为有它在作为安慰,供我发泄苦闷,它便是文章呀!在白云悠悠的夏之傍晚,我辛苦的较稿样更深入静之后,我还在灯罩下挥笔凝思,究竟为的是什么呢?这里已变成疯狂的世界,人心焦灼,烦躁。终日戚戚,或莫名其妙的兴奋,像在火山上跳舞,又像在冰层上筑琼楼玉宇,明明知道这可是转瞬间便要坍塌的,然而还得争取这一刹那——一刹那的安慰与排遣哪!否则这几分钟活者的功夫又将干什么呢?” [2]这便是苏青原话,证实了其排遣苦闷心绪的方法。著名学者钱理群在解析沦陷区文学活动时曾说过这样一个理论:写作成为生活的方式。他的原话是“文学创作毕竟是一种精神活动,而对于身处于政治的高压与思想的严格控制之下,时时敏感到周围空气的窒息,陷于极度苦闷与压抑中的沦陷区知识分子来说,写作几乎又是他们唯一的聊可透气的孔道,像精神调节,升高成自我拯救的避难所,这应该是‘写作成为生活方式’的更深层次的意义。这就是说,写作对于沦陷区的作家具有解决‘精神的饥饿和物资的需求’的双重意义。” [3]
  二、  世俗化创作风格的形成原因及过程
  世俗化是一种关注日常生活及普通人生状态的写作,世俗化创作一般以市民与知识阶层的世俗生活为描写对象,为了写出新意,作家们在非理想思维的支配下,淡出精英意识,取消禁欲主义,既再现世俗人生无所顾忌的自由个性,又表现客观的平实叙事的艺术风格。苏青在其创作中大量运用了这种方法。
  (一)  世俗化创作风格的形成原因
  苏青之所以写世俗化的作品与当时政治环境密不可分。1937年11月日军占据上海,租界处于被包围的状态下,形成孤岛。1942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日军进入租界,沦陷区形成。上海的文学发展严重地受到阻碍。然而沦陷区的人们在以各种方式进行抵制阻碍的同时,他们也在渴望并尝试新的文艺作品及文学形式。于是,新的市民文学应运而生并很快大放异彩,因为沦陷区特殊的政治背景,这种文学往往避开政治,谈论的多是平凡琐碎的市民生活,表现都市市民的兴趣爱好,心理状态,从而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同时又不会被当局禁止。苏青正是在政治夹缝中成长起来的文人,而她的作品世俗化正是远离政治漩涡而开辟的奚径,置身在上海这个“对实际效益精明估算” [4]的城市,面对柴米油盐这琐碎实际的生计,苏青自谓其创作动机是:“我很羡慕一般的能够为民族、国家、革命、文化或艺术而写作的人,近年来,我是常常为生活而写作的。” [5]作家“卖文为生”的无奈加上上海沦陷区法西斯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时局,苏青坦言相告其创作的审美价值选择:“……我没有高喊什么打倒帝国主义,那是我怕进宪兵队受刑,而且即使无甚危险,我也向来不大高兴喊口号的。” [6]这种谨慎实用的写作宗旨加上生活经验的单一且不丰富,使苏青在总结个人创作经历时只能说:“我的文章材料便仅限于家庭学校方面的了,就是偶尔涉及职业圈子,也不外乎报馆杂志社,电影戏剧界之类……”。[7]这必然使她的创作以开掘个人生活和体验兼及周围市民生活为特点。也正是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谨慎的苏青形成了自己的世俗化创作风格。
  (二)  世俗化创作风格的形成过程
  正如胡兰成的《谈谈苏青》中所说“苏青的文章正如她的为人,是世俗的没有禁忌的。”苏青作品对世俗生活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