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浅论孟子的民本思想
浅论文明与文化的关系
浅论文艺的客观性和主体…
浅论散文的艺术形象
浅论《桃花源诗并序》的…
浅论犹太民族“犹太性”
浅论戊戌时期不缠足运动…
浅论《三国演义》中的术…
浅论境界、意境与意象
浅论杜甫和白居易诗中的…
最新热门    
 
浅论苏青作品的世俗化风格

时间:2010-1-19 11:24:55  来源:不详
善,但苏青距离“五四”太遥远。在“五四”之后凝重的现实面前,女作家们早己从个人的婚恋与家庭中走了出来,逐渐把个人幸福追求中的悲观情绪转化为对革命的向往。例如,丁玲在当时己经告别了“幻灭时代”,完成了从个性主义向工农兵大众的革命之路的转变,写下了《韦护》和《一九三零年春上海》,萧红也创作出白己的代表作《生死场》。在这样的历史潮流中,苏青的凸现女性意识的创作便被隔离于主流之外了。 
  苏青似乎与社会主流一直存在着隔阂与矛盾,在上海抗战胜利后到新中国成立的几年间,她还能够在历史的夹缝中继续从事自己的文学活动,申请出版社,出版自己以前的旧作,还在1948年出版了自己的新作一一长篇小说《歧途佳人》。但到了建国以后,她便停止了文学创作活动,究其原因,我认为一个是因为苏青家庭的原因,丈夫李钦后去世后,抚养孩子的重担便落在她瘦弱的肩膀上,她不得不去找工作。但最重要的原因是苏青的作品失去了可以接受的社会大环境,她的对于女性意识及现代家庭的言说失去了读者,就如演员没有了观众,所以也就搁笔了。
  (二)  无技巧性的文学创作
  评论家谭正璧在比较张爱玲与苏青时说过:“张爱玲在技巧方面始终下着极深的功夫。而苏青却单凭着她天生的聪明来吐出她别的女性不敢吐露的惊人豪语,对于技巧似乎从来不去十分注意……” [24]苏青本人说:“我的文章做得不好,我白己是知道的。这不好的原因,第一是生活经验太不丰富,第二是写作技术的低劣。”看来关于自己作品的缺陷,苏青是很清楚的。苏青在三四十年代所创作的作品体裁只有两种:小说和散文。虽然小说与散文两者都是描写个人生活中的平凡琐事,但散文更有利于她宣泄情感与苦闷,并且皆具有真情实感,是苏青真性情的流露;苏青健谈,且颇多独到之处,散文更有利于她才能的展示与发挥。因此于自己于他人,都较喜欢她的散文,她在《〈浣锦集〉与〈结婚十年〉》中说:“爱读《结婚十年》的人我是把他们当作读者看的,而对喜欢《浣锦集》者,却有不胜知己之感。”张爱玲也觉得如此:“我认为《结婚十年》比《烷锦集》要差一点。” [25]谭正璧在评论张爱玲的文章时曾说:“意识是作品不可少的生命,技巧是作品外表必须有的修饰。美丽的生命如果加上美丽的修饰做外表,那么至少比了没有美丽的外表更容易获致多量的读者。所以一个哲学家积贮他一生辛苦研究所得而写成的皇皇巨著,往往不如一个文艺家在一霎时间引起的思绪所写成的几行诗或一篇短文会立刻传颂于世界。” [26]此处虽然是在赞美张爱玲的小说高超的技巧,但同时也写出了文学中艺术的魅力。所以,虽然苏青在知人论世方面表现出高人一筹的聪明与睿智,但在艺术技巧上却跟张爱玲相差很远。如果说散文是较注重语言的修饰与才思的敏捷的话,那么小说就是一个较注重艺术构思的文体了。张爱玲的小说在气氛的酝酿、布局的构思、结构的安排、语言的修饰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造诣,而苏青的小说似乎就逊色了许多,她一贯使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而且采用平铺直叙的方法来讲故事,而在小说故事的叙述中作者自己常常跳出来高谈阔论。所以如果我们稍加留意的话,就可以发现在苏青的长篇小说中大可以抽出许多篇小散文来。这不仅破坏了小说的整体美,也使布局结构显得散乱,失去了小说应有的艺术魅力。如果作品失去了它应该有的外表美,即便是它的内核有多么的绚丽,也会减少些许的吸引力吧。我想,这应该是张爱玲的作品与苏青的作品受到不同待遇的最大原因吧。在上海沦陷时期以锐利的笔锋、敏捷的才思、一针见血的言论赢得众多读者的苏青,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