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浅论孟子的民本思想
浅论文明与文化的关系
浅论文艺的客观性和主体…
浅论散文的艺术形象
浅论《桃花源诗并序》的…
浅论犹太民族“犹太性”
浅论戊戌时期不缠足运动…
浅论《三国演义》中的术…
浅论境界、意境与意象
浅论杜甫和白居易诗中的…
最新热门    
 
浅论苏青作品的世俗化风格

时间:2010-1-19 11:24:55  来源:不详
界状态,苏青的审美是纪实性与世俗化的;她既漠视个人同市民阶层趣味见解的差异,以俗世人的角度来观察理解生活,又在个人的、禀性与世俗社会文化大异其趣的同时,以反讽,调侃的态度表现所属阶层世俗社会的批判。苏青是个现实的人,她没有什么高远的理想,她贴近普通人,饶有兴趣地谈论吃睡,谈论自己的文章。她从不奢求什么,只想抓住现实,塌实地作文,塌实地做人,塌实地面对生活。她在选择“中性话题”作为热点时,就是处在上海沦陷区文学以模糊性见长的时期,她有别于任何一位作家,“伟大的单纯”是她的特色。从不直接描写政治,甚至很少涉及与政治有关的事情。其实苏青对政治一直很陌生。直到建国后,她还几乎是个政治盲,“母亲从考场出来,就沮丧的告诉我们,政治没有考出来,国家领导人只写出毛泽东一个”。[19]所以在她的作品中没有直接的关于政治的描写,有的只是一个市民对社会生活环境的真实描述,留下了时代的侧影。例如《涛》回忆了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史老先生一听见“国民党”三个字就吓得手发颤,生平第一次打碎了眼镜。还有在《结婚十年》中的“逃难记”“避居乡下”等章节中,苏青就是以一个普通市民的视角来讲述战乱中人们的悲惨遭遇:“贤在路上,只听见天崩地裂的一声,无数人头破血流的飞奔而来……也有咬牙切齿的,也有半个脑壳给削了去的,四肢身躯都不全……。”这些使读者对当时战乱的情形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政治极度混乱,所以作家的创作环境也十分恶劣。作品不能触及当时的政治敏感话题,或以极端隐秘的方式来写,这样以“苟全性命于乱世”。这种政治局面是苏青创作的社会环境;而苏青自身也有诸多远离政治的创作因素。苏青生活在一个开通且受西洋文明熏陶的家庭,自小聪颖过人,尤擅言语。父亲事业失败是小康之家迅速坠入困顿。求学期间,经济困窘迫使她嫁为人妻。本想做一个贤妻良母的她,又遭到丈夫的遗弃。为了在大上海独立生存下去,她只能创作。在《关于我》中,苏青曾感叹说:“在三十年冬,夫妻不幸反目,连最低的生活费都拿不到,那时候大的孩子是七岁,小的尚在襁褓中,一家五口连娘姨在内都要我养,要在社会上找一个立锥之地,真是不容易啊。丈夫的回心转意迟迟不可期,而孩子的嗷嗷待哺的情形到是不容忽视,我只好投笔写稿了。” [20]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苏青柔弱的双肩始终担负着家庭家族的重担,苏青曾在《做编辑的滋味》、《浣锦集》、《自己的文章》中,坦诚地表明她从事写作的简单而无奈的经济原因,反复强调女性作家为人的艰难和烦恼,也一次又一次地将作家这一角色世俗化、平民化,将创作过程凡俗化、简单化、平民化。她说自己是个平凡的女人,也甘于平凡,她向往世俗生活,她曾与知己张爱玲谈及自己的“理想生活”——“丈夫要有男子气概,不是小白脸,……他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常常请客;……丈夫的职业性质是常常要有短期旅行的,那么家庭生活也不至于刻板无变化……”。[21]这样一种世俗女人的理想,她所熟悉的就是自己的家庭生活,不熟悉其他生活,写不出其他题材的作品。苏青在总结个人创作经历时说:“我的文章材料便仅限于家庭学校方面的了,就是偶尔涉及职业圈子,也不外乎报馆杂志社,电影戏剧界之累……”。她取材自我,放眼周遭,以俗常平凡的题材,表露其对平凡世界的感触和体验。
  苏青充满着对女性生存境况的执着关怀,从而使个人心绪社会化,外化,将现世寻常人家的人生作为创作的中心题材,在中性话题,边境话题,“莫谈国事”的题材抒发个人的见解与智慧。她无明显的政治主张和信仰,她对生活,对社会充满热情,为人豪爽;在创作中,她偏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