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浅论汉川善书的传播
最新热门    
 
汉川善书与汉川节令和民俗的联系及其意义

时间:2010-3-24 11:34:21  来源:不详
bsp;    ……
通篇押“ang”韵。
宣词先生从“我”的角度,以富有表现力的唱腔塑造书中人物形象,展示人物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直接表现人物之间充满戏剧张力的矛盾冲突,推动故事情节的层层发展。艺术功力深厚的宣词先生往往采用“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艺术思维方式对书中人物的心理、表情、动作等各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体味与把握,以情带声而声情并茂,以声结情而情声俱盛。能将书中人物塑造得须眉宛然、鳞爪毕现,从而生动传神地抒发书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使观众感到亲切、真实、自然,对书中人物的遭际、命运感同身受,唱者与听者皆入书中。宣词是善书表演中最出彩的部分,一部书中最感人的情节和矛盾冲突的高潮部分通常由大段的宣词来完成。
 宣词分为独宣、对宣、答宣三种形式,三种形式中答宣这种形式用得最多。所谓“答”就是在宣词的过程中扶案先生针对宣词内容的插白。扶案先生一般一到两人,既无讲的任务也无唱的任务,纯以生动的方言口语来与宣词先生的唱词一唱一答。这看似比主讲、宣词要简单得多,实则不然。善书艺人们有个说法曰:“内行听说词,外行听宣词,同行听答词”。可见讲难于宣,答词则更难,最考先生的艺术功力。善书演出中,宣词先生的大段悲腔往往使观众的精神负担沉重,而扶案先生的答词却可以用“包袱”来调节现场的气氛和观众的情绪。答词一般不写在案传中,全靠扶案先生平时的生活和艺术积累与临场发挥。好的答词能令书中的善者愈善而令人敬;恶者愈恶而令人恨。甚至还能左右宣词先生的情感张力。同一个宣词先生和不同的扶案先生配合演出其艺术表现力和效果是不尽相同的,有时甚至有天壤之别,出色的扶案先生就像一个优秀的指挥家一样,根据书中情境和人物心理,起伏有致地调动宣词先生的声与情;张弛有度地调节观众的情绪和现场的气氛。扶案先生的答词既是“包袱”的制造者,又是“包袱”的揭示者,他一会儿让人心酸流泪,一会儿又令人捧腹大笑,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急缓相间、有起有落。扶案与宣词答对自然,生活气息极浓。例如宣词先生哭了一大场,哭得人鼻酸心软,这时扶案先生丢个“包袱”:“唉,再莫哭了,引伢睡吧。”突然煞有其事地说:“哟,只顾哭,伢还冇屙尿,赶快抱起来屙泡尿,莫屙到床上去了,天涩洗了不得干就戳了肥拐了……”马上引起了观众的笑声,这样有张有弛,有起有伏,气氛活跃,答得自然合理,艺人上下场也不僵了。
 一部书通常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形成“场”这一组织单元。每部书的故事都由若干场组成,场与场的变换由上、下场时先生之间的对白榫接。每一场都是由主讲先生讲一段,宣词、扶案先生唱、答一段加上换场时角色间的对白完成。由此开启推动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前后照应,首尾圆楔。
 汉川善书的这种以第三人称的“讲”和第一人称的“宣”、“答”、“对”相结合的互补结构与评书等以单人表演的曲艺形式相比较,进一步扩大了案传故事的时空领域,增强了表现情节时的真实感和亲切感。汉川善书采取这样的人称交叉叙述的叙事方法,使被叙述的情节和人物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
 “讲”、“宣”、“答”、“对”四项都要求做到“舌生花”、“口生香”、“脸生色”、“目生光”,以表喜怒哀乐之感,调动观众内心之情。
综上所述,汉川善书以其历史渊源、思想内容、艺术特点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在汉川当地及其周边地区可谓是土厚枝繁,根深叶茂。有着广阔的演出市场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主要表现为汉川善书与当地的岁时节日和乡风民俗有着水乳交融,千丝万缕的联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