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浅谈从文化传统差异角度…
举报汉语词典违法学者称…
译可译,非常译——英汉…
英汉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
浅析英汉比喻的民族文化…
浅析英汉思维差异之成因
重述革命历史:从英雄到…
重述革命历史:从英雄到…
浅谈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
英汉民族文化语义的非对…
最新热门    
 
从英汉委婉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时间:2012-11-22 12:08:23  来源:不详
从来没有形成统一的信仰,对于汉文化来说,佛教和道教的影响比较大一些。同样以“死”为例,道教的宗教思想,反映的是达观、淡泊的生死观,追求的最终目标是生命不死、习化成仙。道家否认世间万事万物的差别,认为人从“生”到“死”没有极端差别,只是“随物而化”,于是人死婉称为“物化”,以及“隐化”、“遁化”等。
        佛教讲究生死轮回,认为只有皈依佛门,才能摆脱轮回之苦,进入修行的最高境界。佛教的最终目的,是要人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达到不生不死没有轮回的成佛境界,即“涅”。他们对死亡的委婉表达有“迁化、示化、圆寂、舍身、归净土”等。而西方人一般信奉基督教,比较注重赎罪,以便使灵魂得到拯救,升入天堂与上帝同在。
        如上帝用泥土创造了人,因此人死去也就应该“to return to dust/earth”(归于尘土);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为了赎罪,因此死去就是“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偿清欠大自然的债务);上帝是万物之主,人死后就得“to be called to God,to answer the final summons”(被召到上帝身边),并且要“to hand in one’s accounts”(上交自己的帐本),如实汇报一生的所作所为,听候上帝的“the last judgement”(最后审判),正因为此,人生在世,只有积德行善,死时才能“to go to a better world”(到一个更美好的地方去),即“to go to heaven /paradise”(进入天国),然后就能“to be with god”(与上帝同在),因而感到“to be at peace”(心神俱宁)。可见,由于宗教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委婉语在表达上差别还是很大的。
        5、中西审美观的差异
        中西方对身体胖瘦的审美观有着不同的取向。中国传统审美观比较注重“胖”的审美价值,“胖”往往使人联想到殷实富足的生活,而被婉称为“壮”、“丰满”、“富态”、“福相”、“发福”。古代仕女图女子脸部轮廓都是非常圆满;对男性的要求也重在“壮”。
        可在西方,胖的往往是穷人,健康、精干的往往是富人,因为他们有钱为健康投资。人们通常用well stacked,pleasingly plump、nicely plump,well developed等词来代替fat(肥胖)。而skinny(过瘦,皮包骨头)和fat一样,都是贬义词,一般用delicate、sle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