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戊戌变法中的李鸿章:竟
商鞅变法不是一次成功的
张居正变法与万历怠政(
官僚*与戊戌变法的失败
戊戌维新与中国近代化
论戊戌维新时代关于 习
戊戌维新派认识、抉择西
论戊戌维新时期中国学术
洋务派与戊戌维新运动
重论戊戌维新与洋务运动
最新热门    
 
戊戌变法时期对《校邠庐抗议》的一次评论

时间:2007-3-9 17:37:06  来源:不详
世界的*形势,了解得十分肤浅,有些人竟是处于一种蒙昧状态。当时刚毅有一段绝妙的议论:“有藤牌地营,则枪炮不足畏;能徒手相搏,则洋人股直硬,申屈弗灵,必非我敌。”(费行简:《慈禧传信录》,《戊戌变法》第1册,第468页。>%身为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竟然发出这样的议论,可见清朝政府中的一些高级官僚昏邠愚蠢到了什么程度。此外,也还有一些官僚,在他们心目中的所谓“新政”,不外乎就是开设船厂炮厂、设立同文馆及京师大学堂等等,因此他们在签注中一再说什么“风气大开”,“新政现已次第施行”等等废话。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维新变法的必要呢?

顽固派官僚的议论,反映了他们抵制和反对维新变法的反动*态度,自不待言。而有些倾向变法的官僚,也几乎无例外地赞同冯桂芬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思想。除前面所述外,这里还可举出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曾经推荐过康有为并相当积极地支持变法的徐致靖,在批注《采西学议》时写道:“西学之有益于国计民生者,非惟采之,直将师之。我中国圣贤正谊明道之教,大本大原,乌可移易?由圣教以贯通时务,诚今日论学之要也。”兵部候补员外郎绍英对《善驭夷议》所发的议论是:“夫所谓自强者,自不外立学以兴贤,考艺以兴能,开源以致富,练兵以自强。之数者,国家固已次第举行矣。而其要尤以立学为本中之本,盖是数者,必皆出于学,而后可收日新月盛之效。而立学尤必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讲中学者不得以词章、考据仍狃故常,讲西学者不得以影响皮毛漫矜新巧,务令体用一源,中西一贯。”御史冯锡仁批《采西学议》说:“采西法万不可涉及西教,如今之言平等者。”甚至象杨深秀、宋伯鲁这些以积极主张变法著称的人物,对当时被附会为设议院的“公黜陟”也评论说:“西国多行此法,然中国在今日变法之初,决不可用。盖士习帖括,通达时务者少,若用此法,诸多窒碍,必待学校兴而民智开,然后用之,方无流弊。”徐致靖、绍英等人的对“西学”的态度,基本上是和洋务派如出一辙,在解释“中学”与“西学”的关系上,他们只能跟在张之洞后面学舌,重唱“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老调。而杨深秀、宋伯鲁等人,则虽然认为设议院、立宪法等资产阶级民主是“西国多行”之法,但是他们又认为中国在“变法之初,决不可用”。杨深秀是“戊戌六君子”之一,是为维新运动牺牲的人物。但从*思想上看,在要不要改革封建专制的*制度和在一定程度上实行资产阶级民主这样的重要问题上,他们同康有为、梁启超等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别和距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