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李鸿章600字奏折迫使朝
访德国李鸿章洒泪 勉励
俾斯麦劝李鸿章多照X光
翁同龢:搅局之王 与李
李鸿章出访尴尬事:在美
戊戌变法中的李鸿章:竟
李鸿章:中国历史上“持
试论义和团时期的李鸿章
台湾学者的李鸿章研究
李鸿章与刘铭传的交谊
最新热门    
 
李鸿章和甲午战争前后的铁路建设

时间:2007-3-9 17:45:15  来源:不详
一定的认识。于是除加强军事力量之外,李鸿章鉴于日本“仿造铁路火车”也把修建铁路事宜提到日程上来。 

  其三、1874年12月,李鸿章在《筹议海防》中正式提出修建铁路的问题。他说:“中国南北洋滨海七省自须联为一气,方能呼应联通。惟地段过长,事体繁重,一人精力断难兼顾”。倘使“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弛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则统帅当不于误事”[5]可见李鸿章对于铁路在军事上的价值已有相当认识。 

  其四、1888年,李鸿章鉴于日本野心勃勃,在建议兴修津通铁路[天津至通州]时,又提出两项理由:首先,有利于战守。“沿海设防,固须有精锐水师而后能战,尤赖有精炼之陆师而后能守”,一旦铁路修成,即可使水陆配,相得益彰。其次,有利于掌握军事主动权。李鸿章说:“圣朝幅员广大,超越前古,如欲令沿海各省,逐处皆屯重兵,即使财赋所入足资供给,设敌以偏师相扰,我即须全力因应,长年不休,何以堪此?”可是有铁路之后,“则运兵神速,畛域无分,粮饷煤械,不虑缺乏。主灵而客钝,守易而攻难”[6],实为以逸待劳的万全之策。津通路虽因清廷内部意见不一而未能兴修,伸津榆路(天津到山海关)却很快动工。这里反映李鸿章对于修建铁路在军事上的价值所具有的认识,又较前有进步。 

  至此,筹建铁路就成为洋务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李鸿章奔走呼不遗力。可以说,没有他的积极努力,“奋为中地倡”,中国近代的铁路建设可能还要推迟一段岁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