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论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商体
论中国资本主义两个部分
黄清根论洋务时期的文化
论台湾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
近二十年来洋务运动史研
曾国藩中兴桐城与倡导洋
论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新式
评洋务运动的企业体制
最新热门    
 
洋务派矛盾心态析

时间:2007-3-9 17:46:27  来源:不详
10页。)在其中,也充满了自傲的心态。既是先生又是敌人;要进取还偏偏只能以敌为师。情感上的因循与理智上的渴求,“夷”与师的颠倒,令洋务派人士心灵备受困扰与折磨。从当时流行的“西学中源”说中,便可窥见洋务派力图平缓这种困扰的微妙心理。所谓西学“实有暗合于儒者之言”(《曾惠公使西日记》卷1,第18页。);盖学西方,仍是遵儒教,复归儒教,并非从“夷狄”等等。于是,他们心灵中的困扰,似乎稍得舒缓。

  洋务派抨击阻挠变革的传统思维和行为方式,往往又正是他们自己之所为。理智与感情的分离,使其言行不能和谐统一。表现在功利价值与儒家传统价值的取舍上,他们一方面言利兴利,倡重工商;另方面却既不能忘怀于“义利之辨”,也难脱轻商抑商的偏向。

  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破了清“天朝”大国的神话,宣告了清廷的软弱腐朽。软弱必然带来耻辱,甚而天亡,洋务派人士认识到了一点。因而救亡图存的使命意识便促使他们疾呼自强,倡言求实。因此,他们的功利思想便从往日耻于言利的氛围中脱出,处处外现于他们的言行中。

  曾国藩早在1862年就指出:“商鞅以耕战,泰西以商战”,肯定功利之积极意义,洋务理论家郭嵩焘说:“民皆一于利也”(《郭嵩焘日记》卷2,第14页。)。并肯定“相奖势利,尽天下皆然,而能者遂以致富”之事实(转引自《近世中国经世思想研讨论文集》,第524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