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论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商体
论中国资本主义两个部分
黄清根论洋务时期的文化
论台湾的洋务运动
丁日昌台湾防务思想与实
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
近二十年来洋务运动史研
曾国藩中兴桐城与倡导洋
论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新式
最新热门    
 
论洋务思想的内部分歧及其分化

时间:2007-3-9 17:46:36  来源:不详
卷。)郑强调“商办”和王强调“自行开掘”,都表明他们对“官”的不信任,希望“官”不要过多介入企业管理。他们的认识代表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既不得不依赖官府、又惧怕封建主义的惶恐心理,他们对于“官督商办”既抱着很大的希望,又不无担心。

  实践使他们的希望化为泡影,担心的事一一成为现实。郑观应亲身参与“官督商办”企业后感叹:“官商积不相能、积不相信久矣”。“官”借保护之名,多方要求,使商股股东们极为不满。他说,西方商民集股设立公司,总办由商人公举,官府“特为之保护”。中国的“官督商办”企业,总办由大吏委派,“公司得有盈余,地方官莫不思荐人,越俎代谋,试问外洋公司有此办法乎?”(郑观应:《盛世危言》第2卷。)郭嵩焘出使回国后,对“官督商办”完全失去信心,说是“一切行之官法,有所费则国家承之,得利则归中饱。”(转引自曾永玲:《郭嵩焘大传》第358页。)何启总结“官督商办”的结局是:“不问何事,一闻官督,则商民必不敢办。”(何启、胡礼垣:《新政始基》,《新政真诠》第3编。)他们指出“官办不如商办”,“商之必可以办,官之必不可以督”。他们要求兴铁路、开矿、纺织、制造等近代企业一律准民间开设,或集股,或自办,悉听其便,“全以商贾之道行之,绝不拘以官场体统”。所谓商贾之道,”就是企业按价值规律严格管理,所谓“官场体统”,就是衙门化的腐败作风。“官”与“商”的矛盾,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官”代表封建政权,它只知凭借权力榨取商股资财,不懂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求的积累资本、扩大再生产、科学管理、技术更新等等为何物。“商”已不是旧式商人,他们是近代企业家。他们希望采用西方先进的管理方法,扩大再生产,参与国际竞争。“官”与“商”的思路南辕北辙,封建体制严重阻碍着近代企业的发展,“商”要求冲破“官”的罗网,自由发展。于是,*变革的问题提上了日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