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世界史及清初中国的内亚
试论直隶义和团运动三个
试论义和团运动与中国传
试论义和团时期的李鸿章
论清政府与义和团的关系
试论庚子北京义和团运动
论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
试论东北义和团运动的历
略论清初经济恢复和巩固
论清代的摊丁入地
最新热门    
 
试论清初翰林院的文化职能

时间:2007-3-10 9:02:21  来源:不详
传至博,音义繁赜,据一人之见,守一家之说,未必能会通罔缺也”。加之当时流传于世的以往历代所编的较好的字书,如:梁之《玉篇》、唐之《广韵》、宋之《集韵》、金之《五音集韵》、元之《韵会》、明之《洪武正韵》等,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或所收之字繁省失中,或所引之书滥疏无准,或字有数义而不详,或音有数切而不备,曾无善兼美具,可奉为典常而不易者。”[42]
    有鉴于此,四十九年三月,康熙帝对南书房侍直大学士陈廷敬等提出了编纂一部新字书的构想。针对前人所编《字汇》、《正字通》二书之不足,他指示:“今欲详略得中,归于至当,增《字汇》之阙遗,删《正字通》之繁冗,勒为成书,垂示永久。”[43]此书之修纂,以张玉书、陈廷敬为总阅官,凌绍雯等二十七人为纂修官,陈世倌为纂修兼校刊官。具体承纂的二十八人中,除凌绍雯(原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王景曾(太仆寺卿)二人外,其余二十六人均系自詹事、读讲学士至编修、检讨的翰林各官:其中蒋廷锡(日讲官起居注、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励廷仪(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讲学士)、王云锦(翰林院修撰)、陈世倌(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读)等人日后均官卿相、任封疆,深得重用。在编纂过程中,诸词臣“悉取旧籍,次第排纂。切音解义,一本《说文》、《玉篇》,兼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其余字书一音一义之可采者,靡有遗逸。至诸书引证未备者,则自经史百子,以及汉、晋、唐、宋、元、明以来诗人文士所述,莫不旁罗博证,使有依据”,[44]态度极其认真,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此书之编纂,凡经五年,至五十五年告成,康熙帝钦定其名曰《字典》。后人以其系康熙帝主持修纂,通称《康熙字典》。较之历代字书,该书有如下突出特点:收字最为丰富,达47035字(若再加上重复古文1995个,总字数则达49030个之多);在辨形、注音、释义、引例等方面,都比较完备、细密、精确;编排体例采用《字汇》、《正字通》二书行之有效之部首检字法,并将部首及部中之字均按笔画为序,查阅便捷。总而言之,“古今形体之辨,方言声气之殊,部分班列,开卷了然,无一义之不详,一音之不备”,足可“昭同文之治,俾承学稽古者得以备知文字之源流,而官府吏民亦有所遵守焉。”[45]
   《康熙字典》虽然也存在不少错误和不足之处,但由于它博采历代字书之长,融会综合,又加以补充发展,是封建时代所编字书中的集大成者,所以一问世即被视为“六书之渊海,七音之准绳”,成为广大学子学海寻路的必备工具书;而且清廷明令规定凡应试的文人士子必须根据《康熙字典》书写字体,其影响深入到当时知识阶层的各个层次,至今仍受到重视。
    除此而外,康熙朝还编纂了包括儒家经典、天文历法、历史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