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戊戌变法中的李鸿章:竟
论康梁维新派对义和团运
资产阶级维新派与教案及
论庚子事变和义和团反维
义和团运动和维新派
严昌洪维新运动与移风易
论嘉庆初年的 咸与维新
官僚*与戊戌变法的失败
戊戌维新与中国近代化
论戊戌维新时代关于 习
最新热门    
 
戊戌维新派认识、抉择西方文化的几个特点

时间:2007-3-10 9:02:30  来源:不详
二  适应社会需要的现实性

近代中国, “救亡图存”是中国人面临的首要课题。为“图存”中国人不得不探寻“救亡”的途径。这样,向西方学习也就作为一条不可更替、无可选择的道路展现在士人面前。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10]维新派也正是出于“救亡”的社会现实需要,借引进西学以改造中学的,“然则吾所谓新法者,皆非西人所故有,而实为西人所改造,改而施之西方,与改而施之东方,其情形不殊”[11]。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有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这就是从文化认同到价值意义、意识形态的全方位思想危机。……西学的冲击是造成中国传统文化衰落及价值失范的一个原因。”[12]这就是说,为了解决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思想危机,必须对西学加以明确而深入的认识。维新派在肯定西方文化优越性的同时,力主中西会通、新旧会通,从而为这一危机的解决作了有益的尝试。同时,维新派倡导引进的西方社会科学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头脑,使近代中国人思想极为活跃,间接地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正是在对世界形势和西方文化认识的基础上,他们对世界各国变法的历史经验教训进行分析概括,进而,提出了维新变法方案。“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13]这体现了当时形势对新文化的需要。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救亡”是刻不容缓的大事。有爱国热忱的士人必须面对这一严酷的现实,他们必须全力寻求救亡之道。在传统文化无用于时艰之时,自然必须转寻他径、转变观念,吸收新知识、新文化。“中国和列强战争屡次失败以后,精进的学者都明白只是‘抱残守阙’还是无补于时艰,而必得在学术上另找出路。”[14]谭嗣同自称:“三十以后,新学洒然一变,前后判若两人。”其变的原因很明显在于甲午战败之后民族危机的刺激。严复思想也是如此。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史华兹分析的,1895年时,严复已认定所有中国学问既不能致中国于富强,也不能救中国于危亡,故通通可说是“无用”,皆应暂时“束之高阁”。[1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