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论十八世纪上半期中国社
张 研试论十九世纪中期
(美)许文雄   (译)
十九世纪末年日本人的台
十九世纪中日对外开放思
十九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
论十四至十九世纪中国的
十九世纪前期学术思潮的
苏武牧羊十九年
十九世纪末的上海海关大
最新热门    
 
论十九世纪岭南乡约的军事化

时间:2007-3-10 9:03:30  来源:不详
  岭南早在道光年间就已率先成为中英区域冲突的敏感地带。道光二十一年夏,粤东义民创英人于三元里,“遂起团练之师,始自南海番禺。而香山、新安等县继之”。[3]英人的入侵特别是在入广州城问题上与岭南官府的拉锯式冲突,实际上一方面把岭南原本零散的无组织军事力量高度整合在了一起,另一方面却又诱发了咸丰初年红巾军事变。近人夏燮曾评论云:

  “粤东义勇犷悍成风,当夷人未扰之先,械斗抢劫之案层见迭出,州县缉犯非特其窜海及逃踞山谷间,弗能致也。……当其招聚亡命,不敢无故称兵以抗官吏之颜行,而其浇轻猛暴之气,未尝不思籍乎以试其能。适洋氛渐近,则皆以有名之师,报不共之仇。故三元里之役一朝而啸聚者百有三乡,惜粤中大吏不能鼓而用之也。抚事既定,义勇无所得饷,则去而为盗,于是内讧外患之交乘,而粤事日棘矣。”[4]

  对基层社会之外无组织力量的抗拒与控制,无疑主要是“团练”“保甲”的传统职责。但是“团练”的设置往往耗资巨大,而且要在短时间内打破畛域的界限,建立一支常规性的地方武装团体并非易事;编查保甲之事亦极繁琐,不易速成。比较而言,传统“乡约”的组织构成却要简便许多。“乡约”宣讲圣谕除每月朔望之日比较固定以外,其余的宣教时间并不固定。常常采取赴乡宣讲或集议于某地公所的形式。如浙江海宁州规定,“除朔望就州城乡约所宣讲外,每月赴乡二次,惟六月十二月因酷暑严寒停讲,每年约共二十次。讲者分作两班,挨次轮流,每人每月轮值赴乡一次,每次近则以一日为度,远则以两日为度。其赴乡之日期于朔望到坛时会同商定,务择暇时,庶不致荒废本业”。[5]

  有鉴于乡约聚合方式的简便性,岭南地区在筹建基层自卫防御网络的同时,引进了“乡约”的组织形式,从而诱发了乡约传统职能的重大变革。岭南传统的“乡约”一度成为实施团练和保甲的中介预备组织。光绪年间所修《嘉应州志》《兵防》卷中曾刊有一篇《团练乡约章程》,从标题上看,“团练”与“乡约”是做为两个概念并列提出的,按理来说:在组织构成上应标示出其基本的区别,可是细观章程内容,其通篇阐述的却是如何设置“乡约”以及“乡约”在诸如设立族长,严禁械斗,预储勇壮,互相救助方面是如何运作的,却只字未提团练所应发挥的作用。《章程》的第一条只是说“求治不务速效,理乱尤贵静镇,此时举行团练仓猝召募,不独费用浩繁,一时难以措办,亦恐惶惑民心。应请通谕各乡先设乡约……使乡自为守,民自为卫,且使乡相救援,民相卫护,然后可戢暴安良”[6]此段文字给人的印象是,“乡约”概念已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