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从“临城劫车案”诞生的
《独立评论》是怎样从“
从“天上”掷到地上:林
喀什之乱:从“霍加”、
萧克:从“反教条主义”
从 事件史 到“事件路径
从 耗羡归公 看清朝财政
从 杨月楼案 看晚清社会
晚清文化政策之调整从 
清末国人科学观的演化从
最新热门    
 
从 斌静案 看清代驻疆官员与新疆的稳定

时间:2007-3-10 10:28:27  来源:不详

 

清朝在康雍乾时期达到了鼎盛,但至乾隆末、嘉庆初,习俗日侈,风气日坏,贫富对立,矛盾尖锐。政权机构中贪风日盛,贿赂公行。奢侈*糜的风气是社会衰败和动荡的标志。【参见戴逸:《简明清史》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9页。】这种风气自然也对边疆地区产生了影响。清朝自1759年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以来,新疆基本保持了60年的稳定发展局面。随着国势开始衰落,清朝对新疆的治理也日渐松弛。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发生在喀什噶尔的“斌静案”,诱发了1820年的张格尔之乱,造成了新疆长达8年的动乱,给新疆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学术界对“斌静案”前后影响新疆安定因素的问题研究较多,但对“斌静案”本身及其影响探讨较少,本文力图通过“斌静案”以及清政府对“斌静案”的处理,*这一时期新疆官员的素质,分析新疆不稳定和变乱的因素。

 

一、“斌静案”由来 

 

1759年,清朝通过推行“慑之以兵,怀之以德”的方针,在平定大小和卓之乱统一新疆后,慎选满洲亲贵或蒙古重臣出任军政长官、将军、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等,“因俗施治”,以“军府制”下的“伯克制”、“札萨克制”和“州县制”,协力行政,并减轻赋税,广辟屯田,新疆出现了吏治较为清明、经济发展、各民族和睦相处、民间安乐的局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