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此可以看出,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斌静在任期内确有“奸宿回妇”,【《平定回疆剿擒逆裔方略》卷36。】强占浩罕商人萨赖占之女等种种劣行,故“招众怒”,“回民怨苦久已”,【印鸾章编:《清鉴纲目》卷9,上海书店出版1985年版,第538页。】“积怨入骨髓”。【《新疆图志》卷115《兵事一》。】萨赖占与其父“两代都是呼岱达,在当地很有声望”。【[日]佐口透著、凌志纯译:《18—19世纪新疆社会史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43页。】在喀什噶尔等地,浩罕商人留居者甚多,有一定的势力。加之当地百姓深受吏治腐败之苦,“南疆参赞大臣斌静,荒*失回众心”,【魏源:《圣武记》卷4。】长期积累的矛盾终于爆发了。
二、清政府对“斌静案”的处理
“霍罕(浩罕)伯克爱玛尔籍张格尔为奇货,暗令其滋扰边界。”【《清宣宗实录》卷15,道光元年三月己巳条。】当“斌静案”发生后,民愤到达极点,浩罕统治者认为时机已到,迅速支持张格尔窜入新疆作乱。嘉庆二十五年八月癸丑(1820年10月6日),乌什办事大臣巴哈布就向清廷(此时嘉庆帝已驾崩,道光帝即位)奏报:“卡外有安集延、布鲁特滋扰”。【《清宣宗实录》卷3,嘉庆二十五年八月癸丑条。】7天后,即嘉庆二十五年九月庚申(1820年10月13日),清廷已接到斌静的报告,内称“图舒克塔什卡伦之冲巴噶什爱曼布鲁特比苏兰奇,串通萨木萨克之子张格尔滋事,贼众约有三百余人”。在这里,斌静仅将张格尔入卡作乱归咎于布鲁特人首领苏兰奇与张格尔串通,与自己的作为没有任何关系。对此,道光帝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