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王学典语境、*与历史:
义和团运动的近代思想启
义和团 刀枪不入“之谜
义和团的悲剧
义和团战争的起源——跨
真的历史向我们走来-5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义和团运动时期社会心理
清政府与义和团运动待 
论义和拳运动的社会成因
最新热门    
 
义和团运动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矛盾和斗争

时间:2007-3-10 10:59:05  来源:不详
 

  1900年春夏间,义和团的势力在京津地区有了很大的发展。帝国主义驻北京外交团惊恐万状,以保护使馆为名,调集卫队入京。6月9日,英国公使窦纳乐获悉义和团已逼近北京郊区,感到形势紧张,于是急电驻天津领事贾礼士,要他立即通知海军中将西摩,迅速派遣大批援军直趋北京。次日,西摩纠集各国侵略军自天津出发,向北京大举进犯。这批侵略军在途中遭到了中国军民的截击,进退维谷,经过两个星期的苦战才狼狈逃回天津。西摩所率侵略军的失败,当然主要是由于义和团和清军的英勇战斗,但是,帝国主义内部的矛盾,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当西摩在天津组织侵略军的时候。“法国人和俄国人拒绝派遣卫队,除非派出一支至少有一千五百人的军队,或者是铁路可通车运行。”<《英国蓝皮书》,中国第三号(1900年),第104件。>西摩率领的侵略军仓促自天津出发,最初不过六、七百人,后来俄、法等国部队才陆续赶到,增至二千余人。因此,这支侵略军的失败,当时在西方国家引起了很大的猜疑。德国外交大臣布洛夫认为,“进军失败的原因属于军事障碍为少,而属于司令官间*性的意见为多。日英及俄法两集团间存在着激烈的仇恨和怀疑,使列强间的团结能够继续到纠纷结局为止,是极不可能的。”<《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第2卷,第14—15、31、48、12、69、197、208、209页。>这些话除了对义和团的抵抗力量估计过低之外,关于列强之间矛盾的分析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西摩所率侵略军的失败,德国公使克林德的被杀,各国驻京使馆的被围,等等,都成为帝国主义列强进一步扩大侵略的借口。它们纷纷增派军队来华,感到有必要组成一支联军,以统一各国在华侵略军的行动,但联军总司令的席位成为它们互相争夺的目标。有些国家认为,各国部队可以置于军衔较高的司令官指挥之下;另一些国家则认为,总司令的人选应由部队人数较多的国家担任。当时在华侵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