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孔子 >> 正文
老子故里美名传道德之乡
长春图书馆举办“《道德
问学老子,孔子如饮醍醐
高校“神题”:老子和孔
21世纪是《道德经》回归
哈萨克族青年海拉提用心
《道德经》使老子成为学
电影《老子出关》开机、
台湾著名学者曾仕强老子
圣人不积、不争之德——
最新热门    
 
孔子道德教化思想的义理体系

时间:2013-03-21 21:57:32  来源:不详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1]P50即使是“思”,也不可过分。他自述道:“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1]P168这是说,“学”与“思”二者应求适中;如果只注意一个方面,忽视或否定另一个方面,则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另外,孔子认为,无论是在情感表达上,还是性情陶冶上,都须持有一种“中庸”原则,此即“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1]P77。他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1]P30
    在孔子看来,“中庸”作为一种方法、原则,并非轻易就能做到,而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不能将“仁”、“知”两者结合,故结果不是“过”就是“不及”。在此,“仁”既是道德的核心,又是道德的方向,故“苟志于仁矣,无恶也”[1]P36;“知”则是对道德的“了知”,它可确保行为在为善的方向上适中无偏失,故“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1]P163。所以,“仁”、“知”之结合使得“中庸”既是仁德,又高于一般的仁德:其行为是善的,同时又是“无过无不及”之极致。因此,“中庸”在内容上实际上包括“仁”和“知”两个方面。“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1]P131孔子又说:“未知,焉得仁?”[1]P49既需要“爱人”,又需要“知人”;前者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道德情感,后者则是一种后天培养的理性品格;二者结合起来,就不仅能保持纯真的道德情感,而且也不会流变为自发的盲目的意志,从而达到一种道德完美的境界。
    基于上述认识,孔子特别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当然,此学习不是指学习科学知识,而主要是指学习道德伦理知识。西方哲人苏格拉底[注: 苏格拉底(Σωκρ?τη?);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曾说过“无知便无正义”[8]P439,“没有人会自愿趋向恶”[8]P445。在苏格拉底看来,没有人喜欢或追求恶,产生恶的原因在于对善的“无知”。这里,苏格拉底强调了“知”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显然,苏格拉底的思想与孔子对“知”的强调非常类似,它们均不是指对外在客观知识的学习,而是重在道德品质的认知和掌握。在孔子看来,许多道德品质都与“知”有内在联系,都应该与好学紧密结合;如果不好学,不重视“知”,就会影响人们的道德进取。他说:“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1]P184“仁”、“知”、“信”、“直”、“勇”、“刚”,分别地看,都是孔子提倡的优秀道德品质,可是,如果它们不与“好学”紧密相联,没有“知”方面的认识和掌握,其道德实践就会产生弊端,甚至走向意愿的反面。
    在孔子,“中庸”其实是道德的一种极致状态,而作为一种极致状态,它的表现是“和而不同”。孔子的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P8此句话虽出自有若之口,但也表达了孔子的思想。“中庸”通常可理解为“和”,但“和”须有一套相应的礼节规范来加以调节,否则也不能真正达到和谐完美的境界。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礼之用,和为贵”,“和”是目的;另一方面,一味地为“和”而“和”,不以“礼”来约束,也是不行的。因此,孔子既赞扬“和”的价值,亦肯定“礼”的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