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熊丙奇:“何为好大学”…
杜浩:“最烂的书”与“…
《仙骨佛心——家具、紫…
李零:看不惯国学热中泛…
陈鹤:“新史学”的标志…
杨越:“著述等身”与“…
马执斌:“李白斗酒诗百…
清朝“师夷长技”的尝试…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王…
高玮委员:“外语热汉语…
最新热门    
 
李零:“地理”也有“思想史”——读《从混沌到秩序》

时间:2010-4-2 11:25:28  来源:不详
30年前,我在考古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时就认识。他去美国前,我们一起考察过山西,他去美国后,经常在美国见,太熟。现在,我们在同一所学校,经常一起吃饭,一起聊天。地理学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思想史也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

 

  考古和地理有缘,两者都是“读地书”,所谓“区系类型”,所谓“分国分域”,都离不开地理。这是我们共同的缘分。虽然我们都离开了考古,但地理是他的专业,我的爱好(业余爱好)。我们一起编《九州》,一起到野外考察,彼此都知道想什么。

 

  当然,他是专家,我不是。他是作者,我是读者。这里说点读后感。地理是一门脚踏实地的学问,“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荀子·劝学》)。古人为了获取地理知识,只能跋山涉水,一步一个脚印,一山一水,往起拼凑大地的全景。行走,今天仍然很重要,不是读书、看地图所能代替。可惜,60岁后,我们的膝盖坏了,爬山落下毛病。

 

  研究地理,从地上看大地,一直凑到眼跟前儿看,固然很重要,但思辨推理、宏观把握也绝对不可少。大地太大,我们太小,虽登临绝顶,不足见其大。我们要想真正读懂这篇“大地文章”,不能不借助思想的翅膀、理论的眼光,让想象高翔于大地之上,借脑力以济目力之穷。

 

  “地理”也有“思想史”吗?此书有很好的回答。《从混沌到秩序》,很多想法是酝酿于唐博士在美国写成的博士论文(From Dynastic Geography to Historical Geography,Beijing:Commercial Press International,Ltd.2000)。近10年来,他一直在琢磨,怎么才能给“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理出个头绪。正如本书大标题所示,它的叙述对象是“从混沌到秩序”,叙述方式也是“从混沌到秩序”,开头比较虚,一步步朝实里讲,从开辟神话,一直讲到《汉书·地理志》。《地理志》是讲“王朝地理学”,他要探索的是这以前的“地理思想史”。

 

  我理解,它的绪论和十二章是分五部分,下面分别讲一下。

 

  (一)绪论,主要讲思想对地理的重要性。古人的大地观,有古人自己的理解。

 

  现在,讲政区地理和地名沿革,书很多,讲中国地理学史,书也不少,但讲中国地理思想史,书却很少,特别是讲上古部分,书更少。作者思补其阙,主要有感于二事。第一,中国近代学术的转型,值得反省,几乎所有学科都是照搬西方的学术范式,术语转换,体系转换,基本上是单向,我们只是强己就人,在中国材料中找西方概念,用中国材料注解西方概念,比如中国科技史,就是这样写。作者跟我说,他想反过来想一下,看看能不能用中国自己的概念讲中国自己的地理思想,然后再看西方的概念和体系有什么不同,用香港中文大学刘笑敢教授的话,就是“反向格义”(《“反向格义”与中国哲学研究的困境——以老子之道的诠释为例》,《中国哲学与文化》第一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36页)。第二,我国地理学被彻底西化,主要是取科学化,为此,我们引进了地球观,经纬、海拔、等高线、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