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晚清中国对西洋医学的社
试论明代的州县吏治
灵光与曙光——从明代宗
试论明代宦官权力的扩张
明代的地方官制
明代官场——张居正 没
述明代戍卫长城之南兵
明代流刑考
明代大都督府略论
明代皇位继承中的监国
最新热门    
 
明代西洋三书的域外史记载与世界性意识

时间:2009-7-24 13:43:08  来源:不详
的记录亦对《岛夷志略》有重要补充。比如,三书所记之“柯枝国”、“阿丹国”、“佐法儿国”,《星槎胜览》所记之“九洲山”、“翠蓝屿”、“剌撒国”、“竹步国”、“木骨都束国”、“卜剌哇国”,《瀛涯胜览》、《西洋番国志》所记之“黎代国”等10个国家与地区皆为《岛夷志略》所无,故可补汪大渊记载之缺。此外,三书所记之锡兰山国、忽鲁谟斯国、溜洋国、阿鲁国,汪大渊则分别称为僧加剌、甘埋里、溜山、淡洋;马欢、巩珍书所记之南淳里国,汪大渊称喃巫哩;费信书所记之吉里地闷,汪大渊则称古里地闷,这些也可以看出明代中国对西洋地区的认识,在元人的基础上又有了发展变化。
    至于对西洋各国物产的记载,三书可补《岛夷志略》的内容就更多了。《岛夷志略》所记海外物产品名的数量可谓繁多,据苏继庼的统计有350余种,[13] 而三书对西洋各国物产的记录可补《岛夷志略》者,又多达100余种。其中珠宝类的如青米蓝石、昔剌泥、金刚钻、玛瑙、黑珀等;林木类的如白檀香、花梨木、观音竹等;果蔬类的如沙弧米、万年枣、芦荟、胡荽、胡萝卜等;禽兽类的如火鸡、马哈兽、珍珠鸡、飞虎、麒麟等;水产类的如马鲛鱼、鼍龙、神珠等,不胜枚举。尤为可贵的是三书的作者以细致的观察和了解,形象记录了西洋许多奇珍异产的详状,为人们展示了外部世界五光十色的精彩画面。比如,马欢记占城的观音竹“如细藤棍样,长一丈七八尺,如铁之黑,每一寸有二三节,他所不出。”[11]3 记旧港的火鸡“大如仙鹤,圆身簇颈,比鹤颈更长,头上有软红冠,似红帽之状,又有二片生于颈中。嘴尖,浑身毛如羊毛稀长,青色。脚长铁黑,爪甚利害,亦能破人腹,肠出即死。好吃烧炭,遂名火鸡。”[11]18 类似这样精彩的描述,还有如记满刺加所产的一种树脂称“打麻儿香”[11]23,以及当地常见的被称为“鼍龙”的鳄鱼;[11]25 记在阿丹国所见,被马欢称为“麒麟”的长颈鹿。[11]58 此外,《星槎胜览》也有不少这样的记载,其中如记龙涎屿海面上的抹香鲸所产龙涎香,[12](前集)27 详细生动,也比汪大渊所记更为准确。《岛夷志略》“龙涎屿”曰龙涎香须合它香发之,方有香,不符合实际;以《星槎胜览》所记“焚之,其发清香可爱”为确。

    总之,三书对西洋诸国地理物产以及航海知识的记载,丰富而详赡,可补前人记述之缺,为增强当时国人的世界观念做出了贡献。
    三、西洋各国社会制度、生产生活的记载
    下西洋三书的世界性意识还表现在他们特别注意从社会制度、文化习俗、经济活动等各个方面,向国人介绍海外诸国的社会面貌,用以开阔人们观察世界的视野。
    下西洋三书记载了西洋各国的社会制度、军事、法律等方面的情况。15世纪初叶,西洋各国的社会发展形态还很不平衡,有的国家等级森严,军队、法制已初具规模。比如占城国“酋长所居高广,屋宇门墙俱砖灰甃砌,及坚硬之木雕琢兽畜之形为华饰,外周砖垣,亦有城墙之备”。“其部领所居,亦分等第。门高有限,民下编茅复屋,门不过三尺,过则即罪之”[12](前集)2。爪哇、暹罗、阿丹等国重兵习武,如阿丹国“人性强梗,有马步锐兵七八千,所以国势威重,邻邦畏之”[11]55。暹罗“风俗劲悍,专尚豪强”,“削槟榔木为标枪,水牛皮为牌,药镞等器,惯习水战”[12](前集)11。爪哇兵为“诸蕃之雄”[12](前集)16。占城国刑罚严峻,“罪轻者以藤条杖脊,重者截鼻,为盗者断手,犯奸者男女烙面成疤痕。罪甚大者,……令罪人坐于尖木之上,木从口出而死”[11]4。而印度半岛的榜葛剌国,则“国法有笞、杖、徒、流等刑,官品衙门印信行移皆有,军亦有官管给粮饷”[11]61。而在一些国家,社会形态还处在比较落后的阶段。如与爪哇相邻的重迦逻“无酋长,以年高德者王之”[12](后集)13。印度半岛的柯枝、古里有“木瓜”民,“无屋居之,惟穴居树巢”[12](前集)33,34。溜洋国居民也是“巢树穴居”,“裸形无衣,惟结树叶遮前后也”[12](后集)23。
    下西洋三书的作者每到一处,还深入其地,了解记录当地的民情风俗、文化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