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科举学:考试历史的现实
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
清代史馆的人员设置与管
取士:科举制度的观念基
清代刑案中记录的蒙汗药
清代前期的官商
从74位状元的家世看唐代
试论清代色情业的发展与
清代妖术恐慌及政府的对
科举制度与中国政治及国
最新热门    
 
清代科举复试制度探析

时间:2009-7-24 13:43:42  来源:不详
目的是为了保证录取质量,以便巩固科举考试制度的地位。因为复试制度 确立后,不论有无舞弊行为,每科乡会试后都要进行复试,以对中式举人与贡士资格进行重 新认定。而复试内容一文一诗中需审查:八股文是否抄袭程文、是否违式;诗是否出粘、出 韵,诗句是否粗率;学问是否平常。这显然是为了考察士子的真才实学。士子必须参加复试 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与殿试,也才有可能入仕做官,这样的复试无疑具有维护科举制的作用 。

三、对清代科举复试制度的评价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论从复试制度建立的漫长过程,推行复试制度的复杂原因,还是从 复试制度的许多具体条例与内容看,复试制度所包含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清代科举复试制 度是大规模选拔考试的一笔宝贵财富,因此,对其应该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  
  1.复试制度的建立体现了慎重选拔的原则  
  清初的被动复试与以后的主动复试都表现出了这一点。首先,复试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惩罚了 考试舞弊行为,使滥竽充数、蒙混过关者暴露在阳光之下。前述复试后对考生的罚科、除名 与对考官的惩罚是最有力的证明。其次,复试还使一些具有真才实学的士子得以展露才华。 如乾隆五十九年(1794),乾隆帝突然亲临会试复试考场,“询有完卷者否,时无一完卷者 ,惟一人以已完卷未誊真对,命取其稿呈览,御笔为改诗一韵,其人竟以此获首列”[ 12](高宗临幸复试场) 。  
  又如同治十三年(1874),年逾六十的举人谢焕章复试时情况是:“甫捷乡闱,入 都会试 。 其复试之文,理境深奥,阅卷者李某几不能句读,以为文理欠通,竟坐褫革。谢固滇中名宿 ,有及门八人,同上公车,咸愤不与试,群起揭控,事闻于朝,特派大臣复阅,谢得开复。 ……然谢之文名,由是盛传日下。”[12](谢焕章复试革举人) 同治帝还为此特别颁 旨承认“谢焕章试卷 ,用意艰深”,“非文理不通”[3](卷三五一,《礼部•贡举•复试》) 。复试慎 重选拔的原则从以上两例中可窥见一斑。  
  2.复试制度的建立使复试主要目的从保证取士公平演变为保证取士质 量  
  这是清政府对复试作用与意义认识不断加深的必然结果,这种转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看出: 首先,复试发展的过程。清初是“士子被言者,必再试”,复试在放榜后临时决定,被动举 行。乾隆九年(1744)改为提前决定复试,复试成为政府主动的行为。嘉庆四年(1799)乡 会试复试著为令。道光二十三年(1843)乡试复试改为各省新中举人与会试年全行到京听候 复试。复试发展过程说明复试的目的从单纯打击科场舞弊以防止取士不公演变为对所有中式 者进行资格认定,这也充分说明复试主要目的从保证取士公平演变为保证取士质量。其次, 违反复试条例,如复试列四等或不入等,不论此前乡试或会试是否作弊,一律罚科或除名。 这种规定更明显地说明复试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取士质量。因为复试对于那些学问不扎 实,靠背诵陈文等方式投机取巧的士子来说是一道难关。如乾隆三十年(1765)顺天乡试第 一名吴光槐头场制艺即为“全录旧文”,经人举报后被革除举人。而道光二十三年(1843) 乡试复试定各省新中举人与会试年全行到京听候复试之原因即为“中式者多抄袭陈文,遂定 斯例”[13]。伴随复试从单纯防舞弊转变为保证录取质量,对复试卷的评阅也从判 断是否“ 考不入等”转变为寻找试卷中的“疵缪”,如八股文抬写错误,诗失粘、出韵等,一旦出现 ,就会停科甚至除名。因此,复试定制后的嘉庆道光以后,复试对士子来说是又多了一次 选拔考试,这无疑增加了入仕的难度,自然也就在更大程度上保证了清政府所要求的质量。  
  3.从实施效果看,复试制度没有根除科场弊端  
  无论是保证取士公平还是保证录取质量,复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在清前期表现 得尤为明显,这从我们上述分析中罚科、除名的处罚中不难看出。因此,我们说复试制度是 大规模考试中的一种成功的和可供借鉴的制度。但清代复试制度并没有根除科场中的所有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