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唐代“士大夫”的特色及
两部《唐书》的取材与思
《旧唐书》的史料来源
《旧唐书》斠补举例——
读《新唐书》探求松赞干
《新唐书·西域传》所记
最新热门    
 
《旧唐书》斠补举例——以《太平御览》引《唐书》为中心(二)

时间:2009-7-24 13:45:45  来源:不详
。丁氏子復云,‘官’,影宋本作‘公’。張本‘物’上有‘公’字,云依影宋本補,他本作‘官’,據《新書》。按,《御覽》(二百十七,2/1034)、《冊府》(四百六十)與沈本同。”今按,“公物”、“官物”,義皆可通,《舊唐書》當有脫文。

 

38. 卷一七一《李渤傳》,14/4438

    奏曰:“宰臣蕭俛、段文昌、崔植,是陛下君臨之初,用爲輔弼……而俛等上不能推至公……又不能正色匪躬,振舉舊法,復百司之本,俾教化大立。臣聞政之興廢,在於賞罰。俛等作相已來,未聞獎一人德義……又不聞黜一人職事不理……如此,則刑法不立矣……教化不行,賞罰不設,天下之事,復何望哉!”

《舊唐書校勘記》卷五七:“俾教化大立,《御覽》(二百十六,2/1032)、《冊府》(六百三十六)、《全唐文》(七百十二)作‘則教化不立矣’。”

今按,李渤此疏主旨在譴斥諸宰相未能履行職責,致使“教化不行,賞罰不設”。而“俾教化大立”句,與上下文意殊不契合,顯有訛誤。《御覽》“如此,則教化不立矣”與下文“如此,則刑法不立矣”爲對文,且與下文“教化不行,賞罰不設,天下之事,復何望哉!”遙相呼應。《舊唐書》“俾教化大立”,不僅文意與下文牴啎,而且生澀拗口,破壞了全文的對稱結構。疑“俾教化大立”之“大立”,最初可能爲“不立”之形訛,後來在傳刻過程中又因爲“大立”文意不通,妄加“俾”字,誤改成了“俾教化大立”。

 

39. 卷一七二《令狐楚傳》,14/4461

    其年九月,檢校禮部尚書、汴州刺史……汴軍素驕,累逐主帥,前後韓弘兄弟,率以峻法繩之,人皆偷生,未能革志。楚長於撫理,前鎭河陽,代烏重胤移鎭滄州……

《舊唐書校勘記》卷五七:“前後韓弘兄弟,聞本‘後’作‘使’,是也。前鎭河陽代烏重允[胤]移鎭滄州,張本‘重允[胤]’下仍有‘重允[胤]’二字,云據文義及《新書》、《通鑒》補。按《御覽》(二百八十一,2/1307)同。”當從《御覽》及《校勘記》,《舊唐書》誤。

 

40. 卷一七八《王徽傳》,14/4639

    曾祖擇從兄易從,天后朝登進士第。從弟明從、言從,睿宗朝並以進士擢第。昆仲四人,開元中三至鳳閣舍人,故時號“鳳閣王家”。

《舊唐書校勘記》卷五九:“曾祖擇從兄易從天后朝登進士第從弟明從言從,沈本‘第’下有‘擇’字,張本同,云依《新書·世系表》補。按《御覽》(二百二十二,2/1056)‘曾祖擇從’下仍有‘擇從’二字。”今按,從《御覽》,始契“昆仲四人”之義。又,“明從”,《御覽》作“朋從”[67]。疑《舊唐書》“明”爲“朋”之訛文。

 

41. 卷一七九《孔緯傳》,14/4650

    即日見李昌符告曰:“主上再有詔命,令促百僚前進,觀羣公立意,未有發期……”

《舊唐書校勘記》卷六○:“觀羣公立意,《御覽》(二百二十五,2/1069)、《冊府》(四百六十六,五百十三)‘立’作‘之’。”當從《御覽》,《舊唐書》“立”爲“之”形訛。

 

42. 卷一八七上《張楚金傳》,15/4870

    初與兄越石同預鄉貢進士,州司將罷越石而薦楚金,辭曰:“以順則越石長,以才則楚金不如。”固請俱退。時李勣爲都督,歎曰:“貢士本求才行,相推如此,何嫌雙居也?”乃俱薦擢第。

《舊唐書校勘記》卷六二:“何嫌雙居也,《御覽》(五百十六,3/2347)作‘舉’,是。”今按,事關薦舉,當以“雙舉”文意爲長,疑《舊唐書》涉“居”、“舉”音近而誤。

 

43. 卷一九○上《楊炯傳》,15/5003

     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詞齊名,海內稱爲王楊盧駱,亦號爲“四傑”。炯聞之,謂人曰:“吾愧在盧前,恥居王後”。當時議者,亦以爲然。其後崔融、李嶠、張說俱重四傑之文。崔融曰:“王勃文章宏逸,有絕塵之迹,固非常流所及。炯與照鄰可以企之,盈川之言信矣。”

 《舊唐書校勘記》卷六三:“盈川之言信矣,《御覽》(五百九十九,3/3696)‘信’上有‘不’字,《冊府》(八百四十)‘不’上仍有‘爲’字,是。”今按,循覽文意,當從《御覽》及《校勘記》,《舊唐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