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关羽崇拜的塑成与民间文
民本与民主——中西文明
政治策略与民初宪政的历
在战争罪责与民族自豪之
学科与流派 口述史学与
现代性与民族意识:关于
现代性与民族意识:关于
明代西南总督与民族社会
满族共同体的形成与民族
冠姓、更名、改籍与民初
最新热门    
 
物本与民本:春秋时代的观念变革

时间:2009-7-24 13:47:44  来源:不详
利用、厚生”的思想,是民本主义在施政方略上的较为完整的概括。“德”在政治领域里的含义是十分丰富的。有时它是指给予国人以充分的言论自由。周厉王时,行暴政,国人谤王,王以巫为监察,虐杀谤者。“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邵公对自以为得计的厉王说:你这是自己给自己设置障碍!“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蓍、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郑国大夫子,执政,不毁乡校,让贵族和平民可以自由议论执政,也算是他的“德政”之一。有时产“德”指怀柔抚民的手段,与“刑”相对应,如所谓“德、刑、政、事、典、礼不易有……叛而伐之,服而舍之,德、刑成矣。伐叛,刑也;柔服,德也,二者立矣。”,时,“德”,指具体的施政功能。如“武有七德”:“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土大夫所概括的“武有七德”的说法,显然是站在民本主义的立场上对春秋城邦国家之间无休止的劳民、征伐、“无德而强争诸侯”,“所违民欲犹多”,“安人之乱以为己荣”的状况的尖锐批判。从表面上着,这些批判有时似乎是要维系旧礼制,其实它所针对的是各诸侯贵族公室的腐败贪欲和野心,渗透着现实的忧患意识。综上所述,春秋时代的民本思想业已开始将周代以来的贵族政治和贵族伦理转化为平民政治和平民伦理(在此中下层贵族与平民多是取同一立场的)。这就是所谓“仁德”和“仁政”思想的酝酿时期。速观春秋后期各诸侯国的改革尝试,都无不具有平民化的色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