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1992年以来“红卫兵”研
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
1905:终结的一年
“双百”方针1957年被中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
建国初期的政府与私营工
钱穆与科学史学之离合关
试论19世纪中期清朝军队
1962:中国对外政策“左
1949年以来中国乡村政权
最新热门    
 
1992年清史研究概况

时间:2009-7-24 13:48:10  来源:不详
觐见礼节的变化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在对外贸易研究方面,蔡美彪著《中国通史》第十册有较全面的阐述。喀什噶尔、叶尔羌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镇。后来,海路交通兴起,通过中亚的陆路不再是中西贸易最重要的商路,然而喀什噶尔、叶尔羌作为亚洲腹地最大的贸易城市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潘志平、王熹的《清前期喀什噶尔及叶尔羌的对外贸易》(《历史档案》2期)一文,就清前期这一对外贸易对象、贸易道路、贸易内容以及清政府的有关政策进行了讨论。



  社会史与生活史研究    许华安在《清代宗族势力的膨胀及其原因探析》(《清史研究》4期)一文中,认为清代宗族组织确实有很大的发展,这表现在宗族数量增多,族产扩充,族祠规制宏敞完善,族谱联宗久远深广诸方面。其发展、膨胀有多方面的原因,而最能体现清代时代特色的原因则是:政治上加强专制统治,经济上面临人多地少矛盾的尖锐使宗族发展成为必要,而宗族组织功能转化及由此来的观念转化又使宗族组织更具活力。郭润涛在《长随行政述论》(同上)一文中,对清代长随的组织构成、行政功能等进行了研究,认为沟通、协调和管理是长随组织在清代地方行政中具有的三种功能。研究秘密社会与宗教的文章则有秦宝琦的《清前期秘密社会简论》、李尚英的《八卦教的渊源、定名及其与天理教的关系》(《清史研究》1期)和栗建云的《略论清茶门教的两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三文。秦文对秘密社会研究的范畴、性质与社会功能、清前期秘密社会的历史分期与发展脉络等问题作了概述。李文对八卦教的渊源、八卦教的定名、天理教与八卦教的关系等许多问题正了名。而栗文则对清茶门教的源流、传教特点和方法、遗留的清茶门教经卷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研究,解决了一些问题。在社会生活史方面,张仁善的《清期中期以后社会生活的反礼法趋势》(《中国史研究》2期)一文,认为清代社会生活的反礼法趋势表现出了普遍性、超越阶层性和并发性的诸多特点。其动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生活冲击礼法准备了物质条件;礼法本身的松弛,为社会生活的演变敞开了方便之门;而上层统治者的生活方式,则对礼法的失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学术文化研究    黄爱平在《阮学术述论》(《史学集刊》1期)一文,对阮元的学术文化活动作了全方位的概述,主为尊汉抑、实事求是、折衷汉宋是阮元独具特色的学术主张和治学风格。在经学方面,阮元的突出贡献在于他努力通过声音文字训诂,来阐释经书原义原解,比较成功地实践了自惠栋、戴震以来汉学家始终倡导的由文字音训以明经达道的治学宗旨;在小学方面,阮元的主要成就体现在训诂;在金石方面,阮元的最大功绩是对古器古物的收集、整理和保存,进而加以研究,并利用这些实物资料来印证、解释经义和历史。同时他在提倡学术、奖掖人才、整理典籍、刊刻图书等方面所做的贡献也是他人不能企及的。全祖望是清代浙东学派巨擘。陈其泰的《全祖望与清代学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期)—文,通过对其编纂的《鲒閟亭集》和《宋元学案》体例、内容的分析,阐述了全祖望对清代学术所作的重要贡献及其与浙东学派的关系,作者着重指出:全祖望的著述所以具有生命力,在于他继承了黄宗羲的民族意识,大力激扬民族志节,指斥投降变节,从而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周妤在《试论清代前期学术思想的精华及其历史地位》(《新疆大学学报》1期)一文,通过对清代前期的重实际、求变革的经世致用思潮、近代启蒙思潮以及创新、严谨、求真的治学精神的整理和评估,全面阐述了这一历史时期学术思想精华及其历史地位。此外,吴杰、黄爱平在《论清代目录学》(《清史研究》3期)一文中,对清代目录学的发展作了全面评述。

  民族史研究    本年的民族史研究涉及清代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民族立法、经济等诸多领域,有大量学术论文发表,现择要予以评述。清代的治黎政策可谓集历代之大成,何瑜在《论清代的治黎政策》(《民族研究》4期)一文中,认为其主要表现在:以黎治黎,强化封建统治;恩威并用,以抚为主;注重轻赋和缓解民族矛盾;尊儒重教,以汉代黎等四个方面,较之以往任何时期,它发展得更为周密和完善。黄建华在《论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