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6-7世纪拜占庭帝国与西
新疆波马出土的虎柄金杯
6-7世纪拜占庭帝国对中
教学投影片说明第九课 
西突厥与拜占廷金币的东
最新热门    
 
拜占庭作家科斯马斯中国闻纪释证

时间:2009-7-24 13:48:26  来源:不详
唐朝廷的承认;638年唐太宗颁布诏书,支持新来教义,命于长安建寺一所。781年建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确认景教来自大秦帝国。《基督教世界风土志》的记载显示,科斯马斯对各地基督教徒的存在极为关注,明确提到锡兰岛、印度西海岸、索科特拉岛、巴克特里人和匈奴人统治地区以及整个波斯等众多地区拥有无数基督徒,并且强调他们是来自波斯。[21]聂斯托利派教徒的传教和经商活动[22]多以波斯语和叙利亚语为工具。由于共同的信仰,科斯马斯与来自波斯的基督教徒一定有过很多接触和交往;科斯马斯早年经商,遍游地中海、红海、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丝绸贸易为其经营的重要内容,他对波斯丝绸市场的准确认识说明,他与波斯人有过商贸交往,并有可能从波斯商人或聂斯托利派教徒那里得闻“丝绸之国”的名称。这一时期的丝绸贸易无论海路或陆路均为波斯人所控制,粟特人作为丝绸之路上主要的丝绸经营者,自然会将Cynstn一名传输于波斯人;波斯语Činistan 或Činastān进入科斯马斯的记载,即转为Tzinista。
    以对音论,Tzinitza似不可能转自Cinasthāna。但是,如果从科斯马斯写作使用的希腊语这一角度加以考虑,问题则似乎不难解决。科斯马斯承认自己早年从商,长期漂泊在外,只受过初步教育,只能以一种拙朴的口语化的希腊语写下他的著作;[23]因此,Tzίnitza的转写过程很可能是Tzίni(Cini或 Cina的希腊语转写法)加上一个口语化的tza,即Tzίni + tza = Tzίnitza;其结尾的tza相当于现代希腊语中的-tsa,表示熟悉的事物。[24]值得注意的是,梵蒂冈所藏《基督教世界风土志》(p.137)中,Tzίnitza一词写作Tzίnη(Tzini),并没有结尾的-tza。[25]可知结尾的-tza并非主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秦尼扎”和“秦尼斯达”二名写法虽小有不同,但差异仅在词尾,词根为相同的Tzίni,可知两个名称同指一个国家。在“秦尼扎”的名称下(第2卷),科斯马斯从印度和锡兰方向指出中国的相对位置:
    “我们看到,有些人为可鄙之利不惮千难万险到大地的尽头去寻找丝绸,……我可以提一下,产丝之国位于印度诸邦中最遥远的地方,当人们进入印度洋时,它位于左侧,但远在波斯湾和印度人称为赛勒第巴(Selediba)、希腊人称为塔普罗巴奈(Taprobane)的岛屿以远的地区。这个国家叫秦尼扎(Tzinitza),其左侧为海洋所环绕,正如同巴巴利的右侧被同一海洋所环绕一样。被称为婆罗门的印度哲学家们说,如果从秦尼扎扯一条绳子,经波斯到罗马领土,那么大地恰好被分成两半。他们也许是对的。”
    他又对中国和波斯的相对位置加以比较:
    “秦尼扎国向左方偏斜相当严重,所以丝绸商队从陆地上经过各国辗转到达波斯,所需要的时间比较短,而由海路到达波斯,其距离却大得多。首先,从海上去秦尼扎的人,从塔普罗巴奈及以远地区驰向其目的地,需要穿越很长的路程,其距离犹如波斯湾进入波斯,甚至更大些;其次,从波斯湾到塔普罗巴奈及其以远地区(从那里人们左转往到秦尼扎),需要穿越整个印度洋,其距离也是非常大的。所以,经陆路从秦尼扎到波斯的人就会大大缩短其旅程。这可以解释波斯何以总是积储大量丝绸。秦尼扎以远既不能航行也没人居住。”
    科斯马斯在这些文字中以“秦尼扎”(或“秦尼斯达”)所表达的中国地理应是什么?早期的研究者比资雷(Beazley)认为,秦尼扎“大概只是含糊地指马来亚或交趾支那;科斯马斯所说的向北转弯的地方可能指暹罗湾;这段朦胧暧昧的文字绝不意味着,马可·波罗为欧洲、阿拉伯人为伊斯兰世界发现这些地区之前,已经有人真正发现了这些地区。”[26]张星烺对此表示赞同,认为“若由麻剌甲(马六甲)东岸,锡兰岛之同纬线,航至广州,所行之程,约四五倍波斯之长。故比资雷著《近代地理学史》谓科斯马斯之秦尼策(扎)国,或指交趾支那而言。彼所言之海程,或指暹罗湾也。南北朝时,交趾、九真、日南、林邑诸地,皆属南朝,为中国之一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