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6-7世纪拜占庭帝国与西
新疆波马出土的虎柄金杯
6-7世纪拜占庭帝国对中
教学投影片说明第九课 
西突厥与拜占廷金币的东
最新热门    
 
拜占庭作家科斯马斯中国闻纪释证

时间:2009-7-24 13:48:26  来源:不详
故海外印度人等,亦称该地为秦尼斯坦。比资雷所言有理。”[27]
    我认为,上述观点与科斯马斯记载的事实相悖:首先,科斯马斯赞同印度哲学家(婆罗门)的说法,认为从秦尼扎扯一条绳子经波斯到罗马领土,可以将大地分成两半。这一方面说明,在科斯马斯看来,秦尼扎(秦尼斯达)在重要性上是可与罗马帝国相提并论的国家,另一方面则说明他将秦尼扎置于与波斯、罗马相同的纬度。从历史地位上看,马来亚或交趾支那虽在中国与西方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未有此种可能,此前此后的中西史料中亦未见相关例证。
    其次,科斯马斯解释波斯总是积储大量丝绸的原因是,“秦尼扎国向左方偏斜相当严重,所以丝绸商队从陆地上经过各国辗转到达波斯,所需要的时间比较短”。到达波斯的丝绸从来不是来自马来亚或交趾支那。科斯马斯的说法显然是对传统丝绸之路与海上交通线进行比较。在唐中叶海上交通线成为东西主干线之前,跨越波斯的丝绸之路是中国丝绸西传的主要动脉。因此,科斯马斯的记载不可能不涉及到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也不可能不涉及丝路东端的中国内地。
    第三,科斯马斯数列从东方到西方的各国家和地区,顺序如下:
    “如果有人用一条直线来测量从秦尼扎到西方之间大地的距离,那么他将发现大约有400站,每站以30英里计。其测计方法是:从秦尼扎到波斯边境,包括翁尼亚(Unnia),印度和巴克特里亚国,约为150站;波斯全境为80站;从尼西比(Nisibi)到塞琉西亚为13站;从塞琉西亚经罗马、高卢和伊比利亚(Iberia)(其居民现称西班牙人),到位于大洋边的外伽第斯(Outer Gades),计150余站。全部距离共计400站左右。”
    按:翁尼亚(希腊文作Ούνια),即匈奴国,科斯马斯同书第11卷又称之为“白匈奴”,并明言其为印度北部的强权,向当地人横征暴敛。[28]白匈奴在我国史书作嚈哒、挹怛、挹阗等,《梁书》称其为滑国。五世纪中叶居于阿姆河地区,势力逐渐强大,以吐火罗斯坦为根据地与波斯展开领土争夺战。六世纪初即科斯马斯从事商业活动的时代,嚈哒疆域扩展到印度,西部与波斯接壤,北接高车,并控制葱岭以东部分地区,势力达于鼎盛。所以科斯马斯听到白匈奴的消息是很自然的。[29]巴克特里亚国即中国史书记载中的“大夏”,位于现今阿富汗北部,是公元前四世纪末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以后希腊人建立的国家;科斯马斯时代这个国家早已不存在。科斯马斯之所以提到它,是因为希腊人熟悉它的缘故。波斯是与拜占庭帝国同时振兴起来的东方大国,又是拜占庭帝国的丝绸供应者,拜占庭人对它的了解多于其他国家。尼西比和塞琉西亚位于底格里斯河右岸,两个地点都是闻名于希腊-罗马世界的丝绸贸易地。至于罗马、高卢、伊比利亚和外伽第斯这些地方,在科斯马斯生活的时代,是和查士丁尼皇帝发动的对地中海西部的征服战争密切相关的。无论如何,马来亚或者交趾支那是无法与这些国家和地区联系在一起的。
    “秦尼扎” 和“秦尼斯达”二个名称有一个相同的词根“秦尼”。“秦尼”同“秦奈”,均由秦国之“秦”而来,[30]是希腊-罗马人从海路方向上对中国的称呼。[31]公元一世纪下半叶,一位佚名的亚历山大里亚商人在航行印度洋、到达印度后,留下了一部《厄立特里亚周航记》,第一次记载印度次大陆东岸以远地区:
    “经过印度东海岸之后,如果直向东驶,那么右边就是大洋。若再沿着以下地区前进,并让这些地区始终在自己左方,那就可以到达恒河及位于其附近的一片地区——金国,这是沿途所经各地中最东端的地方。恒河是印度所有江河中最大的一条……恒河之滨也有一个同样称为‘恒伽’的市场。香叶、恒河甘松茅、固着丝以及号称恒河麻布的优良麻织品等,都在那里转口。”
    又说:
    “在该地(金国)的后面,大海止于在秦奈的某处,在秦奈内地颇近北方处有一称为秦奈的大城,从那里生丝、丝线和丝料沿陆路通过巴克特里亚被运到婆卢羯车(Barygaza,今印度西海岸之布罗奇),另一方面,这些货物由恒河水路被运至利穆里斯(位于印度西南海岸)。[32]但是,要进入秦奈国并非易事,从秦奈国来的人也很稀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