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十一世纪初的天书封禅运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20世纪20年代胡适对于国
21世纪中国史学遐思
20世纪美国对中国史学史
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理论的
最新热门    
 
十四世纪高丽僧人惠勤行迹考

时间:2009-7-24 13:48:34  来源:不详
,游学中国,嗣临济十八代孙石屋清珙禅师之法,则师于临济为十九代之孙也。石屋赠法衣、禅杖以表相契,东还,玄陵礼以为王师,寻加国师”47。而景闲,则既从教于指空,也入闻于石屋。正是这一层关系,他与慧勤、普愚同时保持着亲密的关系。《白云和尚集》卷下《寄懒翁和尚入金刚山》、《寄太古和尚书》:“奉别尊颜又一年,喜闻山里且安禅。三家村汉疏庸甚,饥即加冷困即眠”。“往者岁在壬辰(至正十二年),于普法寺辞违已来,星霜屡换,路隔东西,久阻音问。时复遥心望风,悒怏即辰,季春盛暄,缅惟大和尚(普愚)尊体起居万福,少病少恼。弟子宿重种胜,且与大和尚同参,俱是石屋之子。在今天下,除足指空一人,如是师和尚者甚为希有。先师虽入灭,公案遗在。伏望和尚枉与弟子于公案上各出,只乎苦一月半商量个事,则如亲见先师,报恩是矣,未审尊意如何如何?昨闻和尚诏入天庭,日对龙颜,举扬宗乘,中事以助文明之花,弟子喜溢胸襟,感荷和尚,好生命快命快”48。
当王氏、李氏因替的改朝换代之际,“游学”异域和“从学”异师的“传统”,仍为慧勤的徒子、甚至徒孙们所继承。而在所向的目标拣定上,当然以中国为首选。《阳村集》卷15《赠玗野云上人后序》:“既乃叹曰:吾(玗野云)师(慧勤)在世,发吾盲开吾聋者至矣,吾尚不能祛其蒙蔽。今吾师已矣,吾东方又无吾师比。吾之蒙蔽将日深,而卒之盲聋之归乎?于是,与其友权仲英约将之中国,历名山访求尊宿如向所谓指空、平山者以就正焉。予曰:嬾翁之徒无虑数十百,得其门墙者盖寡,况言其有升室乎?惟野云侍左右,亲炙者最久,其庶几于升堂欤?然犹不敢自足,将通历天下以求师焉”49。《惕若斋集》卷上《题卷》:“丁巳(洪武十年)八月庚午,自芦滩放舟,顺流而下,泊于神勒寺。有无及头陀者,煮茗之馀,出示伽佗二轴,乃江南禅子相赠之作也。无及,懒翁和尚高第。弟子早慕印可,遂远游吴楚闽越之间,遍礼诸名师,寻探蕴具,敛而东归”。“予(金九容)甚嘉之,题诗卷末,以塞其请云。拃棹回芦濑,松舟系石矼。古寺亭台好,居僧鬓发庬。拂衣游上国,飘锡访南邦。彼佛心难见,渠僧道少双。樯风吹老树,明月满长江。更欲游东界,于今已十秋。安得从公去,飘然写我忧。升高望旌旆,青青极双眸”50。这也许就是丽末禅学格外兴盛的根本原因。
毫无疑问,在芸芸众僧中,慧勤可说是个性鲜明。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与俗相异的个性,很为具有类似个性士人或僧人的喜欢。二度为释、一度还俗的金时习,对之就有格外的关爱。《梅月堂集》卷10《懒翁香槃》、《懒翁绳床》:“勤师入燕代,跋涉千万里。飞锡渡江南,长年作行李。为法不惮远,挑包江湖里。参个本色人,痛念生老死。昼夜十二时,念念无间断。所以制香槃,点检寂与散。水边或树下,以此长为伴。遥遥清夜长,寂寂啼禽猿。睹此慕古人,荡我心尘昏”。“古木小禅床,仅可容倦膝。伊昔江月翁,腰悬向江浙。参见平山者,升堂入其室。朅来海东滨,高卧山中云。挂之庵壁间,用策同游勋。自从蕙帐空,抛掷诗人顾。绳断啮于鼠,脚败侵于蠹。我本癖好古,抚摩徒仰慕。音响邈以远,追恋逾棠树”51。至于丁克仁《不忧轩集》卷2《太学请诛妖僧行乎疏》所云:“又闻前朝之季,有僧嬾翁以寂灭之教惑愚庸之辈,当时推戴,目为生佛。至屈千乘之尊,枉拜匹夫之贱,而国势将倾,吾道寖衰。幸赖有道之士绝其根株,竟使自毙,成衰世之一大幸也”52。不过是排佛思潮中,为达到危言耸听的目的而进行的有意“歪曲”罢了。“绝其根株,竟使自毙”,也不知所指为何?实际上,慧勤寂后未几,即得加谥和褒崇了。
注释:
45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柳雪峰中译本,1993年,页113。
46 页583、584、586、588、589、592、597。
47 汉城,亚细亚文化社刊本,1984年,页1329。
48 页120、127、128。
49 页165上。又,同书卷3《送信圆禅者游江南诗》,页191下、192上:“清风轩圆禅者,溪月轩无学门徒号曰寂峰,盖有志者也。一日,过予曰:吾辈之所业,专以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事,故有行脚之说焉。吾师嗣法于懒翁,吾于懒翁义当为孙”。“吾欲南游一观先师游览之迹,以偿平生之志,即今行矣”。“萧漉乎容仪,恢弘乎识望。一盂生斗轻,万里归心壮。寂早离尘埃,不首少盐酱。闽吴为浪游,楚越亦闲放。欲跨渡江芦,常携扶路杖。宗风嗣阿谁?普济大和尚”。
50 页8下、9上、下。
51 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韩国文集丛刊》标点影印本,页253上、下。
52 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韩国文集丛刊》标点影印本,页28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