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唐代的中央军事决策及其
唐代皇权高层基础演变
从74位状元的家世看唐代
唐代马祖和洪州宗
唐代的戒指
《中国礼制史·隋唐五代
20世纪唐代两税法研究评
论唐代军队的地方化
唐代的“传”与“递”
唐代外官考課的法律程序
最新热门    
 
唐代骠国献乐考

时间:2009-7-24 13:48:44  来源:不详
,佛教已盛行于骠国,其中小乘佛教影响最大。虽然关于骠国佛教的输入途径,学术界有不同的看和观点,[2](P80)但是,对于佛教在骠国盛行这一史实,学术界是一致的。

《新唐书·骠国传》说:骠国人“明天文,喜佛法。有百寺,……琉璃为甓,错以金银丹彩,紫矿涂地……”。[3](P6308)寺庙众多,装饰豪华,俨然一派佛教圣地的景象。又说“民七岁祝发止寺,至二十有不达其法,复为民”。[3](P6308)可见当时幼童入寺修行,已形成风气。《新唐书·骠国传》又云:骠国人“衣用白氎、朝霞,以蚕帛伤生不敢衣。”[3](6308)怕杀生而不用丝织物,显见佛教在骠国已深入人心,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骠人的音乐也深受佛教的影响。我们从骠国进献的12首乐曲的乐名中,如《佛印》、《禅定》、《甘蔗王》(取意于“佛教民如蔗之甘”),也可窥知佛教与骠国音乐的关系。从本质上说,骠国音乐是一种佛教音乐。所以,《旧唐书·骠国传》说:骠国所献“乐曲皆演释氏经论之意。”[7](P5286) 《唐会要》卷100、《册府元龟》卷772也做了相同的记载。

骠国乐作为一种佛教音乐,源于印度,但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浸染骠国的习俗而产生变异。缅甸史研究表明,骠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舞蹈艺术有高度的发展,那么这一民族特征必然会渗透到骠人的宗教活动之中。骠人用乐舞来表现佛教内容,弘扬佛教精神,这可以说是骠国乐作为佛教音乐之外,自身具备的独特之处。作为佛教音乐,骠国乐自然具备佛教音乐的一些功能。随骠国献乐输入的乐器有22种39件,乐曲有12首,乐工有35人。这是一次相对集中的域外宗教音乐输入,为中国传统宗教音乐输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自东汉以来,随着佛教在中国广泛的传播,佛教音乐也在中国得到广泛流传。佛教音乐从传入开始,便与佛教本身的流传一样,一直处于同中国传统相适应、结合的过程中。最初在佛教活动中,佛曲的念唱,用的都是梵音梵文。但由于“梵音重复,汉语单奇,若用梵音乐以咏汉语,则声繁而仓促;若用汉曲以咏梵梵文,则韵短而词长”。[17](P85) 可见传入的佛曲在音节上适应不了汉语译出的歌词;若用汉曲来咏唱梵文,则语音与乐调无法协调。两种形式无不影响了传教的效果。为解决上述两者的弊端,“俗讲”的形式逐渐被运用。

俗讲即是将佛经故事以通俗的方式加以演唱。俗讲是唐代说唱音乐最主要的形式,也是佛教音乐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阶段。唐初俗讲的讲唱内容大都与佛教故事相关。 [17](P85)

就传教效果而言,骠国乐比俗讲更胜一筹。乐舞的形式相对于说唱形式而言,更具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俗讲的内容仅限于佛事,说唱者要求是僧人,这意味着在佛教的世俗化方面,俗讲不如骠国乐舞,骠国乐舞在“寓教于乐”方面比俗讲做得更好。所以,白居易评价骠国乐舞:“闻君政化甚圣明,欲感人心致太平。感人在近不在远,太平由实非由声。” [5] (P4709-4710)

第三,对文学方面及其他方面的影响

骠国乐团在长安的表演,受到了唐宫廷和当时文人学士的欢迎。唐德宗对骠国乐赞赏有嘉,令白居易写信给骠王,称赞唐与骠的友好邦交,并封雍羌为检校太常卿,舒难陀为太仆卿,随行的两位大臣也授了官职。

唐代文人记下了自己对骠国乐的感受。白居易、元稹都作有《骠国乐》,这些文字一直传诵至今。开州刺史唐次也作《骠国献乐颂》,献给德宗。[3](P6314)

骠国献乐,在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元稹曾写诗赞曰:“史馆书为朝贡传,太常编入鞮靺科。” [18] (4629-4630) 骠乐编入了宫廷音乐中。

注释:

[1] 贺圣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