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試析上博楚簡《孔子詩論
上博《诗论》简的作者和
上博《诗论》简的形制和
關於上博藏楚簡的幾點討
初 读 上 博 楚 简
上博楚简《孔子诗论》释
孔子何以赞美《齐风·猗
从上博简《民之父母》“
邵晋涵在历史编纂学理论
关于上博楚竹书的解读与
最新热门    
 
论上博《孔子诗论》竹简留白问题

时间:2009-7-24 13:49:00  来源:不详
   新出版《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的《孔子詩論》,第二簡至第七簡的上下兩端留白,這種形制前所未見,十分特殊。整理者指出:

簡的第一道編線之上和第三道編線之下都留白,文字寫在第一道編線之下、第三道編線之上,每簡大約三十八至四十三字。這種上下端留白的簡相當特別,《詩論》其他的簡文完整者上下端都寫滿,所以這一部分得以與其他部分區分開來。[1][1]

整理者沒有說所謂「留白」究竟有甚麼意義以及「留白」是否出於削除文字?然而,竹簡形制的復原直接影響整理工作的成敗,若「留白」是當初抄寫者有意為之,則計算每簡的字數、通讀上下文、擬補缺字、重編簡序等工作都必須將「留白」計算在內,以整簡為準;反之,整理的方與復原的結果都將大異其趣。

淺見以為:所謂「留白」,可能先寫後削,是削除文字所造成的,不是這批竹簡的原貌,更非先楚國簡牘形制的常態。理由如下:

首先,從《孔子詩論》大小兩種彩色圖版看來,竹簡「留白」處似乎比有字的部分要薄些。[2][2]大家知道,歷年出土的戰國楚竹簡一般比較薄,如《包山楚簡》厚度大約零點一至零點一五釐米。[3][3]《孔子詩論》簡的厚度未見紀錄,估計相差不遠。如此薄而細長的竹簡,上下兩端若再刻意削薄,是完全不合實用的,等不到「韋編三絕」,恐怕先就「柔腸寸斷」了!因此,「留白」不可能是預留空白,而應當是抄寫之後才出現的狀況。

其次,這六枚竹簡雖有不同程度的殘損,幸好第二簡基本完整,可以作為復原的依據。第二簡的相關數據如下:「本簡長五十五點五釐米,上端弧形完整,下端弧形基本完整。上端留白八點七釐米,下端留白八釐米,現存三十八字。」若以整簡長度減去上下兩端空白,得三十八點八釐米,存三十八字,約一釐米抄一字。考慮合文與個別字的筆劃多寡,從寬估計,整簡字數當在五十五至六十之間。各簡相關數據表列如下:

 

簡號

現存簡長

上端長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