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代的女权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最新热门    
 
汉代中国经济、社会和国家权力

时间:2009-7-24 13:50:01  来源:不详
的总财产至少有十万亩耕田,在较小的县有几万亩……如果这些田都租给佃农,每户佃农耕种五十亩……那么每县的佃农户应不过几千户。然而,每县的人口却普遍超过一万多户。人口多的具有四万到八万户,人口少的具有三千户至五千户。所以.佃农人口几乎不超过总人口的20%。(65-66页)(粗体由书评作者所加)
    为了支持他的结论(佃农比例很低),许氏进一步计算了三个假设性的县的佃农数量,分别得出(占总人口的)4%、12%、20%(66页,注18)。
    这样的计算,可能会一错再错。例如,在《汉书》中(王先谦的《汉书补注》28B卷48b-49页),县的总数(包括道和侯国)是1587,可耕地总面积是827053600亩(杰克·杜尔在计算汉代每人平均可耕地面积时,采用了这一数字,见编者前言,xiv),每县平均可耕地面积为521142亩。根据许氏的估计,中家地主拥有的土地和佃农所耕种的土地数量,介于2万至10万亩之间,约占可耕地总面积的11.5%左右,余下的88.5%,可为独立的小自耕农所有。如果这个情况属实,将会大大地改变我们对汉代社会经济结构的认识。
    这些错误的估计,全都是因为误读了上述的《史记》卷30的记载。在那段文字中:(1)司马迁所指的是“商贾”的破败,而许氏所理解的是一般的中家地主;(2)司马迁提到他们的破败,是汉武帝一连串复杂的压制手段所造成的,而且只有那些被指控盗铸假钱的人,其财产才遭到没收。①
    商贾的身份在汉代市籍②中所受到的高度限制,以及汉朝廷对于商贾长期的歧视政策,在司马迁的《史记》卷30有详细的讨论。从这些记载来看,在汉武帝在位初期,这些拥有土地的“商贾”,很可能只构成大地主阶级的一小部分。再者,司马迁也讨论了汉武帝长期以来所采用的各种复杂的财政政策。这些“商贾”的破败,最有可能是这些压制措施所造成的。他们当中只有少数人(那些被发现或被指控匿报财产、铸造假钱的人),变成皇帝意志下的牺牲者(即财产全部被没收)。③事实上,主要是皇帝的压制手段,许多商贾才开始将他们的投资从商业转移到土地,因而使汉武帝在位后期及其以后的土地侵占问题更加恶化。    
    现在,让我们设想一下:(1)武帝在位的初期,拥有土地的“商贾”,占所有的中家地主的50%(若考虑在武帝以前,“商贾”的地位只是名义上受到限制,且在朝廷的自由放任政策之下,贸易和工业是比较有利可图的,此一估计恐怕远大于真实比例);④(2)70%(大多数)的“商贾”,都在皇帝的压制措施之下破败了(如果我们考虑司马迁叙述时的夸大口吻,这也可能大于真实比例);(3)破败的商贾之中,只有50%的人被政府没收了全部财产;那么之前提到的每县充公土地数20000—100000亩(平均6000亩),将只占中家地主所有土地总数的17.5%(随意的估计)。则每县中家地主的土地总数为114000—571000亩(平均343000亩)。如果这个土地“全部都租给佃农,而每户佃农耕种50亩”,则每县佃农户将会有2280到11420户(平均6850户),也就是占总人口的工9%(人口60000户的大县中,将有11420户的佃农),乃至于57%(人口4000户的小县中,将有2280户的佃农),而非许氏在66页与注18所估算的4%、12%或20%。
如果我们计算一下,中家地主平均拥有343000亩的土地,而每县平均可耕地面积为521142亩,则中家地主占有65.8%的土地,而其余可供独立小农户耕种的土地,将不超过34.2%。如果我们使用括号内的平均佃农数6850户,而汉代一个县的平均人口假设是10000户,佃农的比例就更大了,即68%。保守看来,中家地主所占有的可耕地,并非全部租给佃农,其中一部分可能由雇工或奴隶来耕种。约略估计,中家地主拥有至少60%的可耕地,而独立小农拥有不超过40%的可耕地,则佃农户数于总人口达40%~50%,也许更接近事实。
————————
  ①  请参阅《史记》30卷29-33页。
  ②  注意“市籍”这一专门名词,《史记》30卷24-25页。
  ③  请参阅《史记》30卷13-14页、22-25页、41-44页。
  ④  《史记》30卷7页、16-17页;22-24页、129卷4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