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
美国南北战争对两岸关系
60年来美国史学多元性发
20世纪美国对中国史学史
“历史‘重塑’中的得与
20世纪美国反托拉斯垄断
美国的政治腐败和反腐败
美国本土主义运动评析
美国冷战史学的变迁与杜
危险的美国危险的世界
最新热门    
 
美国环境史学研究综述

时间:2009-7-24 13:50:01  来源:不详
——环境史》等文章。
    梅雪芹在2004年连续发表了3篇关于环境史学的文章[47]。她在《20世纪晚期的环境史及其学术意义》论述了20世纪晚期环境史兴起和发展是历史研究对现实问题的回应,环境史研究包括四个方面,具有长时段视角、国际性视野、跨学科方法、问题式取向等学科特征,其学术价值在于使历史学历久弥新和多学科整合等。她的另外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史学月刊》、《世界历史》杂志社组织的“环境史学论坛”专刊中。
    《史学月刊》2004年第3期刊发了一组关于环境史研究的笔谈文章[48]。景爱在《环境史:定义、内容与方法》中认为,环境史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在研究自然环境的初始状态、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及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途径。侯文蕙在《《尘暴》及其对环境史研究的贡献》认为,《尘暴》是美国环境史研究的范本:是第一部真正体现环境史跨学科特点的作品,是环境史个案研究的范例,并突出地表达了环境史研究中的人文情怀。梅雪芹在《马克思主义环境史学论纲》一文认为,环境史与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创新在于是从人与自然互动的角度来看待人类文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地理条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辨证思想。作者认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倡导和推动中国的环境史学科建设。夏明方在《中国灾害史研究的非人文化倾向》中认为,灾害本身兼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但中国的灾害史研究的自然科学趋向乃至某种“非人文化取向”,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灾害史乃至环境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石楠在《关于环境史分层研究的构想》中提出,将社会分层引入环境史研究,即探讨不同社会群体对环境的态度、影响及在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彼此之间产生的联系与冲突,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世界历史》2004年第3期刊发了一组关于环境史学的文章[49]。唐纳德·沃斯特在《我们为什么需要环境史》一文中,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环境史的作用:环境史可以对资源保护以及环境保护主义的兴起提供更深刻的理解。环境史有助于生态学以及其他环境科学提出更富有创见、更加成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环境史有助于我们更深刻、更富批判性地了解我们的经济文化和制度,特别是占有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的经济文化及其对地球所造成的后果。环境史可以让我们对我们所栖居的每一个特定的地方有更深邃的了解。侯文蕙在《环境史和环境史研究的生态学意识》中探讨了环境史和环境史研究的生态意识以及环境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她认为,环境史是在二战后的环境保护运动的推动下产生的,是意识变革的产物;现代生态学为环境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生态学研究的发展对环境史研究产生了影响。梅雪芹在《阿·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思想与环境史学的关联》一文中,以阿·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思想为例,认为环境史学与人文地理学联系的基础在于它们都致力于探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但由于对这一关系的具体认识和研究目的的不同,两者在定义、研究对象和方法原则上又存在差异。

 
[1] Jeffrey K. Stine, “From the President’s Desk: Indicators for the Future”, Newsletter of ASEH,2000,winter,p.2.
 
[2] R. Nash, “Americ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A New Teaching Frontier”,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41, no.3(Aug,1972),pp.362-363.
 
[3] Samuel P. Hays,“Explorations in Environmental History”,Introduction,(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98), xiv.
 
[4] Thad W. Tate, “Problems of D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