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社会史论战”对于唯物
钱穆的民族文化生命史观
钱穆的历史本体“心性论
钱穆与科学史学之离合关
史学史研究的过去与未来
白寿彝的治学经历及其史
史学史三题
20世纪美国对中国史学史
对费正清中国史观的理性
最新热门    
 
人学史观视阈下的中西大分流——对“为什么江南不是英国”之新思考

时间:2009-7-24 13:50:04  来源:不详
场经济的口号和原则的时候,清朝政府却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当1795年英国使团访华,给中国带来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并要求与中国建交的时候,却遭到了乾隆皇帝的蛮横拒绝……如此,怎么会不出现“大分流”?如此,又怎么能说18世纪末英国与江南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上?如此,江南人纵然再有秉受天地钟灵毓秀之气的聪明才智,又何以能够使江南成为英国?


 
    彭慕兰认为,只是到了18、19世纪交替的时候,由于英国煤矿的大量开采和海外殖民地的拓展等偶然因素,才使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因此,“为什么英国不是江南”最终只能从偶然因素去加以解释。我的观点恰好相反,像英国工业革命这样的世界性的历史事件,绝不是偶然因素所能解释的,而是人权、科学、民主三大因素共同促成的必然结果。
    文德尔班说:“近代自然科学是人文主义的女儿。”②这句话真是探本穷源之论,但是还应该再补充一句:近代中产阶级的政治革命也是人文主义的女儿。科学与民主是一对孪生姊妹③,二者的内在精神是相通的:科学的精神其实就是民主的精神,民主的精神也就是科学的精神,它们共同体现着人的自由本质,同时也体现着人对自己的认识能力之局限性的清醒认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她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女儿;但她却诞生在英国中产阶级的政治革命之后,是英国革命后自由民主的社会氛围的产儿。革命解放了生产力,带来了18世纪英国农牧业、手工业和国内外市场的大发展,进一步产生了将科学发现转化为技术发明的需要。所以,工业革命可以说是近代人文主义的孙女儿。
15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拉开了西方社会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化的序幕,人文主义的春风很快吹到了英格兰的原野上。与中国的汤显祖同时,16世纪的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发出了对“人”的讴歌:“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性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正、多么出色!论行动,多么像天使!论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④人文主义者拨开了中世纪宗教异化的迷雾,重新发现了人性、人的能力、人的自由本质和人的价值,而一切中世纪的伪善说教都在人文主义者的言论面前黯然失色。培根说得好:“世间有些人,他们的生活好象永远是在舞台上度过似的。这种生活对于别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鲁迅:《病后杂谈之余》,载鲁迅《且介亭杂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49页。
    ②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下卷,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473页。
    ③  参见拙作《论“现代性”的哲学基础——兼论“五四”精神何以走向反面》,《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④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卞之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63页。
 
是掩饰起来的,惟有自己可以明了……而一个只顾荣华、不顾天性的人可算是一个十足的奴才。”①这段话可以说是对李贽《童心说》的一个绝妙的注释。人的重新发现,唤起了英国学者的“普罗米修斯一浮士德”式的精神,把他们全部的激情、兴趣投入到重新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奥秘,重新认识社会、探索新的社会政治模式的原创性科学研究之中,投入到对于真理、对于新的人生境界的追求之中。而宗教改革所带来的新观念则使英国人确信,即使是在商品贸易中赚钱,也是为了向上帝证明自己的能力。这一信念促使他们去发展生产、发展贸易,走向大海、走向世界。而生产和贸易的发展,更产生出对于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无穷需求。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思想言论自由,英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在17~18世纪比较自由的社会氛围内进行的。弥尔顿在法国启蒙运动之前一个世纪就明确提出了“自由”的口号。他说:“上帝并不曾叫人主宰人,主宰人的权利他保留给自己,在人与人之间,人却都是自由的。”他谴责专制君主“这个僭夺者竟敢骄横地侵犯到人”。他认为,人之所以不自由,就在于“允许邪恶的力量在自己内部统治着自由的理性,上帝判断公平,就叫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