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三国志演义》原编撰者
浮出水面的北一辉——有
从唐、日本及新罗典籍中
重读梁方仲——有关中国
论先秦青铜器铭文之制作
《齐民要术》的林副产品
从《齐民要术》看少数民
宋元时期有关货币本质问
有关近年中国明清与近代
《齐民要术》的撰者、注
最新热门    
 
有关《齐民要术》若干问题的再探讨

时间:2009-7-24 13:50:08  来源:不详
而反规律,就必然“劳而无获”,像“人泉伐木,登山求鱼,手必虚;迎风散水,逆坂走丸,其势难”。他还引用《淮南子》说法,提到“水东流”、“禾稼春生”的事实,认为一方面既要发挥人力,不能“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另方面也要因应其“势(客观规律)”,决不可能“使水西流”,“使禾冬生”,反复阐明客观规律的重要性。这些,都充分反映出著者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在农业科学史上早就放射出永久不灭的光芒! 

(2)辩证观:“辩证法的宇宙观,不论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但是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质”③。这里从本书的主要内容:农业生产技术方面所流露的辩证法看,正是如此,也带着自然的朴素的性质;然而,这在当时,正是发展过程中的苗头,很值得注意。例如:提到“耕田”,强调要“春耕寻手劳,秋耕待白背劳”;“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劳欲再”;“初耕欲深,转地欲浅”;“强土而弱之……弱土而强之”。提到

————————————
① 胡立初《齐民要术引用书目考证》。
②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③ 毛泽东《矛盾论》。


“种谷”,强调说:“种无期,因地为时”。还认为“地势有良薄(良宜种晚,薄宜种早),山泽有异宜(山田种强苗,泽田种弱苗)”; “春种欲深……夏种欲浅”;“遇小雨宜接湿种,遇大雨待蔆生(种)”。提到黍穄收获,引用“檫青喉,黍折头”的农谚,说明“刈穄欲早,刈黍欲晚”,主张分别看待。此外,提到这类事例极多,都体现出它反对“天不变道亦不变”①的形而上学观,坚持因时、因地、因物、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辩证观,这无疑是有其相当重要的进步性、战斗性意义。

(3)实践观:著者成此书,颇重视劳动人民的和他个人的实践工夫。正如他“自序”所述,除广泛“采捃经传”外,更着重的是“爰及歌谣(采及农谚),询之老成(请教老农),验之行事(进行试验)”。可见其书基本是成自直接或间接从实践总结来的经验,这跟他重视实践的观点,肯定分不开。他对写作态度,还强调“不尚浮辞(不重空谈)”。指出“徒有春花而无秋实”的材料,应该“匹诸浮伪”,都“不足存”。此外,在贯串全书涉及的科学技术内容上,他的实践观点,尤其提得相当具体,明确。正如所云:“智如禹汤,不如尝更(经历过)”,“三折臂、始为良医”,“皆余目所亲见,非信传疑”等等,这种重视实践的精神,往往跃然纸上,这里就不多赘了。

(4)劳动观:阶级社会中,对待劳动和对待劳动人民,长期存在两种态度:一是“鄙视”,一是“重视”。由于统治阶级“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不劳而获”的现象相当普遍,“纨裤之子,以赭衣视笠蓑;经生之家,以农夫为诟詈”②,愈来愈看不起劳动。相反,有些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进步人物,却坚持不同态度。著者在本书自序中,首先就引用荷篠丈人(老农)“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话,来批判所谓“夫子”之流。他还引用《管子》“一农不耕,民有(为之)饥者;一女不织,民有(为之)寒者”(《揆度篇》),也是针对那些“不耕”、“不织”之流而言。他又赞赏李悝“尽地力”,商鞅“急耕战”的“食有劳而禄有功”的重视劳动人民政策。还通过《淮南子》就传说中“神农憔悴,尧瘦權,舜黎黑,禹胼胝”的“忧劳百姓”事例来宣扬“白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肢不勤,思虑不用而事治求赡者,未之闻也”的论点。这些,跟过去声称“辟草莱、任土地”要服刑①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④的歧视劳动人民的说法,恰恰针锋相对。当然,著者的劳动观,包括全书述及的生产劳动操作,基本是从中小地主阶级“资生之业”的立场出发,有其阶级的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却部分反映了劳动人民意志和利益。书中提到的什么“少地之家所宜遵用”,什么“土功之劳……亦贫家之宝”.什么“救饥馑、度凶年”(《种芋篇》、《蔓菁篇》都提到)的栽培设计等等,都可窥见其一斑。根据历史条件,应该说:肯定属于进步范畴。

(5)生产观:正如恩格斯所说:“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⑤。看待
这个部门,有些人认为只是“小人之事”⑥,说什么“耕也馁在其中”⑦,鄙为不足学、不

——————————————————————
① 董仲舒《贤良对策》。
② 宋应星《天工开物.乃粒》。
③ 《孟子.离娄上》。
④ 《孟子.滕文公上》。
⑤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