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语丝》:现代散文文体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
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
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
中国史学现代性演进的“
“本体论”源流考(近代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特征—
中国的现代化与洋务运动
鲁迅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
最新热门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史学的前景

时间:2009-7-24 13:50:24  来源:不详
p;Cheese and the Worms)一书中,则细致地重构了一个磨坊主的文化生活,一方面展现当时宗教裁判所的活动,另一方面披露现代科学知识在下层社会的普及过程[7]。
 
如果下层的小人物代表了一个弱势团体,那么妇女则更是历史研究中长期被忽略的一个弱势团体。虽然妇女其实占了整个人口的一半。二战之后开始的妇女史研究,既与历史研究者队伍中妇女人数的增加有关,更与西方历史学的发展潮流相连。在妇女史研究的初期,其研究者主要还是采用“精英式”的研究态度,以发掘、研究妇女中的精英人物为目的,力图显示妇女并不弱于男子。但很快妇女史的研究便开始发展出特殊的研究角度,并由此而挑战以前视为理所当然的历史观念。譬如美国的凯莉(Joan Kelly),就从妇女地位的角度,质疑文艺复兴在西方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她指出就妇女地位来看,文艺复兴时期反而比中世纪晚期退步,因为在中世纪时期,妇女还有一定的经济权,但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权益则渐渐被男子所侵袭了。司各特的结论很显然,从男性历史的角度来看,文艺复兴也许是划时代的,但从妇女史的角度来看,文艺复兴并没有什么划时代意义可言[8]。
 
以上的讨论,主要牵涉历史研究的对象,亦即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写的历史”的冲击。如果单就这一方面来看,后现代主义的历史研究在西方可以说是蔚为风潮,只要稍微看一下西方国家历史研究的杂志所发表论文的题目,就能看出这一演变趋势。19世纪史家所关心的课题,大都是各种精英人物,特别是各个民族国家的开国勋、扭转危局的军事家和折冲樽俎的外交家。但在二战以后,这些人物已经渐渐不为专业史家所重视。即使是研究外交史,也十分注重文化传统对各国外交政策的影响,而不是专重个别杰出的外交家。日裔美国著名外交史家人江沼,就以提倡用文化史的取径研究外交史而闻名。美国著名学者,也是美国政府的重要智囊人物亨廷敦(Samuel Huntingtun),也主张重视文明、文化传统对现今和未来世界局势的影响.因而提出了“文明的冲突”的重要理论。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史学冲击的第二个方面,表现在对现代主义历史认识论的根本颠覆。由于这一冲击.重新界定了历史研究的性质和意义,重新区分了历史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因此影响十分重大,争议也十分激烈。上面提到的几位历史学家(福科除外),虽然其研究反映了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但就他们个人而言,都没有也不愿接受后现代主义的历史认识论。金兹葆甚至还激烈地批判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对后现代主义否定历史真实的态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9]。他还在史学界展开的有关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简称“屠犹”)的争论中,批判了怀特(Hayden White)的观点。其实怀特虽然被视为美国史学界提倡后现代主义认识论的先驱,但他在私下,也对“后现代主义者”这一称谓有所警惕,而愿意称自己是“最后一位现代主义者”①。
__________________-
①  参见 history and Theory : Contemporary Readings , eds. Brian Fay, Philip Pomper and Richard T. Vann.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8. 第237-239页。怀特称自己是“最后一位现代主义者”,则由Georg Iggers所告知,特此致谢。
 
那么,后现代主义的历史认识论有哪些主要特征呢?我们还必须从其与现代主义认识论之间的关系谈起。事实上,怀特对“后现代主义”这一称谓的警惕,也不无原因,因为现在我们称之为“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其渊源出自对现代主义认识论的修正。现代主义的认识理论,以实证主义的观念为基础,其前提是主、客观之间的区分,前者是对后者的认识或者反映.如果没有这一严格的区分,则认识这一过程无法开展。但在战后,特别是在美国科学史家库恩(Thomas Kuhn)《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1963)出版以来,就开始了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