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语丝》:现代散文文体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
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
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
中国史学现代性演进的“
“本体论”源流考(近代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特征—
中国的现代化与洋务运动
鲁迅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
最新热门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史学的前景

时间:2009-7-24 13:50:24  来源:不详
学与文学等量齐观,那么历史的真实性,便所存无几了。当然,怀特还是认为,历史事实仍然存在,只不过没有实际的意义,因为一旦历史学家将历史事实编织到历史叙述中去,该事实的客观性就丧失殆尽了[11]。
 
另一位后现代主义理论家柯尔纳(Hans Kellner)则从因果关系的角度,来批判现代史学的客观性。他像怀特一样,也认为历史写作离不开叙述,而一旦采用叙述的形式,便无法做到客观,因为叙述体自然有起始、转承与结束,这些方面,都由历史学家决定。而历史本身,要比历史著作所能包括的长得多。另外,为了叙述得有道理,历史学家通常会使用“由于”、“因此”和“所以”等表达因果关系的用语。因此,也许他在主观上并不想表现自己的看法,仅仅是想“如实直书”,但实际上,一旦用了这些转折词语,历史学家其实就已经将自己的看法,融会到他的历史著作中了。因此所谓历史学的客观性,在柯尔纳看来,无异于一种神话[12]。
 
以上的简单讨论,只是就“话语的转折”和“语言学的转折”这两者对现代史学的冲击,举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就历史研究的实际情形来看,一般的史学家对于这些讨论,虽然大致有所了解,但又并不热心参与,因此似乎后现代主义的观念,与实际的历史研究,其直接关系并不明显。但如果细心观察的话,目前的历史研究,已经与兰克那个年代差别非常明显。兰克强调历史研究从原始材料出发,因此在“研讨班”上,与学生、助手们一起围着一堆史料加以探究、考订。而目前的状况则常常是,原始材料已经被前辈耙梳、整理和使用过了,新的史家为了突出新意,必须对前辈的著作先有所了解,然后才能在自己的研究中,通过补充史料来修正原来的解释或者提出自己的看法。由此看来,历史研究已经不是从原始史料出发,而是从大量阅读现成的著作来熟悉课题,发现一些可能的问题以后,才开始对原始的史料进行再发掘、再发现的工作。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安科史密特(FrankAnkersmit)由此认为,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历史研究已经造成一种“生产过剩”的现象,因此了解现成的话语并进行话语之间的交流、转换,已经取代了现代史学强调史料优先的习惯作法了[12]。由此,历史研究也就在实质上成为文本与文本之间的互动,而不是历史学家对过去的重建了。

三、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中国史学——代结尾
 
后现代主义的讨论对于中国当代的历史研究,有无任何关联或者益处,这是本文希望提出的问题。下面只就其荦荦大者,略加论述,目的是激发读者的兴趣,以便共同来参与讨论。首先应该看到的是,现代主义的史学,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日本等国要慢,但一旦开始,则几乎有一种不可阻挡之势,自20世纪初年起,迅猛地开展起来了。如果说在甲午战争之前,康有为宣传历史进化论,还必须通过对儒家学说的改造,改造传统的“三世说”来为之接轨,那么到了甲午战争以后,梁启超提倡“新史学”,则直截了当地强调“史界革命”不起,那么中国就没有希望。于是,西方的“大写历史”,便成为中国史学发展的楷模;历史研究的目的不再是道德训诲,而是为了阐明民族的进化、民智的开发和国家的进步。在五四的时期,由于胡适等人的倡导,现代史学的认识论,也与中国传统的考据学接上了轨,于是考订史实的真伪、鉴定史料的价值,便也成为历史研究的宗旨。虽然胡适、梁启超和以后提倡“史学即是史料学”的傅斯年,都是民族主义者,但他们都认为如果能摒弃道德史观,历史研究就能获得一种科学性,而科学的建设,则正是中国的现代化所必须的。3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开展。也大致朝着同一个大方向发展,尽管其手段和兴趣都有不同。换言之,虽然中国是一个非西方的国家,但中国现代史学的发展,则几乎完全跟随现代西方史学的观念与实践。因而对于西方史学中的弊病,如西方中心论,缺乏深入的批判。对自西方引进的民族主义史学,从梁启超时候开始,便一直保持相当高的热情,视为现代史学的圭臬。因此对于历史进化的理论,也几乎照单全收、遵照不误。最近几年,学界又曾对西方60、70年代所开展的“现代化”理论,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其实,这一“现代化”理论,带有强烈的西方中心论的色彩,是世界历史以西方为先导而进化发展的理念的延伸而已。
 
在历史认识论的方面,由于现代西方史学的影响,中国现代史家将考据学的传统,视为史学的正宗,认为这一传统与西方的科学史学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实际上,无论是中国的考据学家,还是兰克学派的传人,都从来没有将历史研究简单视为纯粹的、无功利的科学探究。清代的考据学研究,本来就是从明末清初顾炎武等思想家强调经世的传统中演化出来的。因此考据家对经典的精心考证,并不都是为考证而考证的。那时著名的考据大师戴震,就撰写了讨论儒家义理的著作①。同样,兰克本人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