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十一世纪初的天书封禅运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20世纪20年代胡适对于国
21世纪中国史学遐思
20世纪美国对中国史学史
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理论的
最新热门    
 
二十世纪明清市镇经济研究(二)

时间:2009-7-24 13:50:39  来源:不详
《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2期。)。单强认为,近代江南市场体系从层次结构上可以分成农村集市、乡镇市场和城市市场 三种贸易体系。以乡镇市场所经营的商品种类划分,江南乡镇约可分为三类专业市场:第一 ,棉布与棉花专业市场;第二,丝绸与蚕丝专业市场;第三,其他专业市场,包括粮食、运
输、盐业、水产、编织、竹木山货业、建材、铁制品农具、绣品、烟叶、笔墨、花车、榨油 业等各类专业市场(注:单强:《近代江南乡镇市场研究》,《近代史研究》1998年6期。)。罗一星提出了岭南二中心市场说,认为到了清代前期,由于山镇 的崛起,岭南区域内出现了两大功能不同的中心市场--广州是"洋货"和"土特产"的集 散中心,佛山是"广货"和"北货"的集散中心(注:罗一星:《清代前期岭南二元中心市场说》,《广东社会科学》1987年4期。)。曾学优通过分析清代赣江中游地区农村 市场结构,认为殆至清末,以吉泰盆地为中心包括边缘山区的市场网络初步形成,出现了制 茶业专业市镇、毛边纸集散市场等(注:曾学优:《清代赣江中游地区农村市场初探--一个典型农业地区的农村市场结构》,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1期。)。

商人集团及其组织是系统把握明清市镇结构的重要方面,陈忠平对此颇为关注。他研究了 明 清时期徽商、闽粤商人在江南市镇的活动,认为徽商是市镇上最为活跃的商人集团。陈忠平 还对山陕商人、洞庭商人等商人集团设在明清江南市镇中的布号和布庄进行了专题研究(注:陈忠平:《明清徽商在江南市镇的活动》,《江淮论坛》1985年5期;《明清时期闽粤商 人在江南市镇的活动》,《学术研究》1987年2期;《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布号与布庄》, 《江淮论坛》1986年5期,等等。)。 王廷元、翟屯建等人也对明清徽商之于江南市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注:王廷元:《明清徽商与江南棉织业》,《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1期;翟屯建:《徽 商与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东南文化》1993年3期,等等。)。桑兵把商民罢市与 清末城镇的社会结构的变化联系起来,认为它反映了近代中国城镇社会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显示了资产阶级化商人在市民中地位的提高与作用的增长(注:桑兵:《论清末城镇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商民罢市》,《近代史研究》1990年5期。)。牙行是明清市镇异常活跃的 商人组织,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许檀对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牙行与税收制度作了细密考察 (注:许檀:《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2期。)。单强分析了近代江南乡镇市场中的经纪人角色(注:单强:《近代江南乡镇市场研究》,《近代史研究》1998年6期。)。樊树志认为,在市镇经济结构的 运行中,客商、牙行与脚夫是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注: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的实态分析--以苏州府嘉定县为中心》,《学术研究》198 8年1期。)。蒋兆成在论述明清杭嘉湖地区蚕桑 丝织业时指出,牙商大多是本地商人,垄断着当地丝或丝织品的贸易,但是从事远距离贸易 的丝绸贩运客商,才是促进市镇经济发展最有影响的人物(注:蒋兆成:《论明清杭嘉湖地区蚕桑丝织业的重要地位》,《杭州大学学报》1988年4期 。)。刘秀生剖析了牙行的职能及 其与客商之间的复杂关系,认为牙行持政府颁发的"牙帖"在市场上中介买卖,平衡物价, 校定度量衡,兼有管理市场的职能。客商在市场上收购商品,脱离不开牙行的管辖。因此 ,他们强烈要求摆脱牙行。脱胎于牙行的收购商,称为"坐贾",而不称牙人。而独立于牙 行的收购机构更多地称为"庄"或"栈"(注:刘秀生:《清代中期的三级市场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1期)。

对明清市镇结构的分析必然涉及明清市镇的功能,这是全面评估明清市镇意义的关结点。 尽管各专门市场和专业市镇已经从表象上透露了重要的历史信息,但学者们仍然由表及里、 相当深刻地剖析了明清市镇的不同功能。许檀论及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功能:第一,农村集 市网是大规模、长距离商品流通的基础;第二,农村集市网是保障小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