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十一世纪初的天书封禅运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20世纪20年代胡适对于国
21世纪中国史学遐思
20世纪美国对中国史学史
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理论的
最新热门    
 
二十世纪明清市镇经济研究(二)

时间:2009-7-24 13:50:39  来源:不详
、新颖独到的分 析框架,吸引了大量的学者,为市镇经济研究向纵深拓展创造了不可多得的契机。

三 明清市镇经济研究的缺憾及趋势

虽然明清市镇经济研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若干不足。只有消弭这些缺憾,思 考未来的研究方向,明清市镇经济研究的水平才会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首先,恪守明清市镇经济研究的学术规范。傅衣凌等人早已从宏观角度确立了明清市镇经 济研究的学术规范。然而,展读80年代以来众多的研究论著,往往感到学者们对学术规范的 忽略。具体表现在:(1)行文下笔,不对别人的相关学术成果予以简略的介绍和评点,使人 弄不清楚哪些是直接搬用别人的论点,哪些是作者自己的创见。(2)对学术动态和前沿信息( 尤其是海外学术界的成果)关注不够,以致时有重复研究或研究滞后。(3)轻视专业术语的概 念界定,如许多论文对何为"市镇"不作交待。(4)在史料的全面网罗和详尽考订方面所花 的力气较少,大多局限于方志材料,对现存档案以及诗文、谱牒、碑记、方言、民歌、戏曲 、田野调查等不够重视。(5)分析框架较为单一,叙事语言的口语化特征较浓,标点、注释 不够规范。恪守严格的学术规范是将市镇研究引向深入的重要前提,是该领域的后继学者应 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其次,减少明清市镇经济研究中的不平衡性。明清市镇发展的区域性差异是历史的必然, 这并不意味着学术研究必定出现区域性差异。数十年以来,江南市镇经济研究领域一直是大 多数学者关注的焦点,其他区域的市镇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一直相对薄弱。这 种学术格局不利于系统把握市镇经济的区域特征,不利于对江南地区在全国市镇网络中的角 色予以准确的定位分析,不利于深刻解剖明清以降中国社会内部出现的城市化的复杂性。明 清市镇经济研究不平衡性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把清代的历史进程一分为二,鸦片战争前的市镇 研 究如火如荼,近代市镇研究则相对苍白。许多论著所使用的"明清时期"的概念,下限均在 1840年,有的甚至截止康乾时期。这种研究态式,实际上割裂了中国历史的内在逻辑和经济 变迁的整体趋势,不利于了解明清市镇兴衰的全貌,不利于考察中国近代化为何步履艰难的 深层原因,不利于分析市镇经济的历史价值。职是之故,应该扭转明清市镇经济研究领域重 视江南轻视其他、重视前清忽略近代的学术走向,努力减少上述两大不平衡性,使明清市 镇经济研究的整体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再次,拓宽明清市镇经济研究的范围。纵观现有的有关明清市镇的论著,其研究范围略显 狭 窄,多围绕市镇数量、专业市场、商品经济、牙人牙行、资本主义萌芽等问题打转。实际上 ,市镇经济所涵盖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因为它从来不是孤悬于社会进程之外的。具体而言 ,拓宽明清市镇经济研究的范围,至少应注重如下问题:市镇的人口构成和人口流动;市镇 的交易成本与实际收益;市镇的商业信用及市场发育程度;市镇与仓储及市民生活;市镇与 税收及地方财政;市镇自身的服务业及其消费水平;市镇与经济法,市镇的社会秩序与权力 结构;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市镇聚落;市镇与思想文化;市镇与风俗嬗变;市镇的建筑风格 ,等等。

最后,提倡明清市镇经济研究的理论创新。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数学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恪 守常规经济史的研究路数。这固然可以写出相当多的研究论著,但却束缚了理论创新,使研 究者逐渐陷入相对单一的思维定势中,不利于出现新的突破。"施坚雅模式"远非十全十美 ,但却给人许多灵感的点化。当然,我们需要超越这一模式,演绎出更多的、科学的分析模 式。当务之急,应该充分吸纳、消化、扬弃来自经济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地理学、统 计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心理学、数学等学科的分析工具,实现知识更新,然后通过扎 实的历史研究和缜密的历史思辨,博采众长,熔于一炉,达到理论创新的目的,使明清市镇 经济研究上升到新的境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