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最新热门    
 
中国通史编纂百年回顾(2)

时间:2009-7-24 13:50:53  来源:不详
象产生。“我们能矫正其病态,一治一乱的现象,自然可以不复存,而世界臻于郅治了。这是我们研究历史的人最大的希望。”因此先生对于社会进步是持一种积极渐进的立场,颇希望在“世界大道合流而生一新文化之际”,先明白自己的情况,然后理性地决定或迎或距的方针,“所以我们在今日,欲了解中国史,固非兼通外国史不行,而中国史亦自有其特殊研究的必要”。

一部好的通史,贵在“上下脉络连贯一气”,有“一贯的精神”.然而史家的精神气质,特别是对国情以及中国前途的理解因人而异,著作也就必不可免地要凸显出不同的个性特征.《吕氏中国通史》在诸多通史中风格独异,特致意于“大文化”(核心在制度变迁),与钱穆《国史大纲》文化本位立场两相对应,更像是同一条大河分歧出南北两派,水脉波涌迭进,而同归于救亡图存大旨。吕思勉执教常州府中学堂时,钱穆曾在其门下受业,故两人有师生之谊.田然笔者细品两先生学术风采迥异,冒昧陈言:若说钱先生身上犹存文化贵族气息(当然陈寅恪先生更是典型),那么吕先生却是属于平民气息较强烈的一位。两人在贯穿通史“一贯精神”上取向的异同,由此或可获得一二通解。

吕思勉早年受康有为“大同希望及张三世之说”影响至深,乎昔就十分关注民间社会的生计,大至水利、赋役、吏治,小至百姓饮食起居,历史考察深入至社会日常生活,尤精心发掘史籍中社会各项制度的变迁情节,这在同辈史家中应屑罕见。自述一生思想经历“三次变化”:由钦佩康梁向往大同,进至信服法家,1930年前后转而服膺马克思学说。③他对马克思的“大同”理想与重视社会经济的作用两点最为服膺(于阶级斗争一说则颇有保留),而这恰恰是与先生内在的精神气质相契合,并非随风跟进.因此《吕氏中国通史》的“一贯精神”,却在指示社会进化以制度的缓渐变迁最为紧要。政治、文化均随经济而进,势异则事异,各种制度也就显示出可以分辨的历史演化轨迹.因此,在先生看来,把握制度的细微变化,理清社会生活各方面来有因、去留迹的变迁路向,是史家阐释和理解人类历史不断渐进的重要依据,中国自不例外。

《吕著中国通史》在述论“理乱兴亡”与“典章制度”两大方面均有出色成就,后者尤胜于前者。顾氏在《当代中国史学》中即称此书“纯从社会科学的立场,批评中国的文化和制度,极多石破天惊之新理论”。制度研究,特别是贯通古今、涉及全方位的制度沿革,要从琐细繁复的史料中梳理出明晰的头绪,没有特别大的阅读量不能办,没有比较鉴别的功力更不易跳出“深井”。由于先生此前已有长期研究积累,不仅厚积薄发,且提炼更趋精粹,这是当时许多人想做而难以做到的。先生以期望中国进入新时代、走向世界“合流”的特殊史学关怀,考辨中透出的议论,确多有不同凡响之处。④如论婚姻以男女平等为旨归。预言家庭制度必当改革,论财产谓均贫富宗旨虽善而方法未善,是:不谙现实变化之故,论阶级称“铲除阶级自是美事,但盲动则不免危险;且亦非专用激烈手段所能有济”;论政体推崇民主原理,但感慨中国无代议政体的历史条件,急转直下,“而成为现在的党治”等等,都是由丰富的本土历史感生发出来的思想火花,思虑特别的深邃。然而,笔者尚无从验证当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吕氏中国通史》上册“文化”囊括有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十八个专题,内容之广泛,完全与今“大文化”涵义相合。先生于西方社会学译著多有阅读,可从《吕思勉遗文集》(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得到佐证。
②前引《蒿庐问学记》收有钱穆《回忆吕诚之老师》一文.实摘引自钱氏《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其中记40年后师生会面于母校,有“此学校四十年前一老师长,带领其四十年前一老学生,命其在此演讲”等语,师生感情融洽无间.读来令人感动。
③参前引《吕思勉先生编年事辑》1920年条所录“沈游通信”片断(89页).以及1930年条所录1952年《三反及思想改造学习总结》的自我追述(152页)。
④吕思勉先生于20年代曾编写过《政治经济掌故讲义》,修订后改称为《中国社会史》。1929年曾将其中婚姻、宗族,国体、政体、阶级分作五种单行本由上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