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
明清江南消费性质与消费
边墙兴废与明清苗疆社会
明清时期的北京教堂与中
明清北京的马神崇拜及其
明清时期汉口的发展历程
明清长江中游地区的市镇
明清长江中游市镇的管理
明清时期海岛开发模式研
明清经济发展史上政府作
最新热门    
 
明清珠江三角洲土地制度、宗族与商业化

时间:2009-7-24 13:51:10  来源:不详
喜久子:《清代珠江三角洲沙田考》,中译文刊于《岭南文史》,1985年第2期。
  (29)《许舒博士所辑广东宗族契据汇录》P.166,东洋学文献センタ-丛刊,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附属东洋文献センタ-,1987年2月发行。
(30)民国顺德《龙氏族谱》卷1,“请会章程”。
(31)关于蛋民的数量等情况,请参阅拙作《广东水运史》(古代编)第二章第四节。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
  (32)罗天尺:《五山林志》卷4,“锦衣受投献”。
(33)见道光16年黎荣斯立下的卖田契约。
(34)光绪《南海深村蔡氏族谱》,“训族规略”。按:关于珠江三角洲土地契文书所反映出来的土地买卖、租佃关系、围馆经营型式等问题,前揭的拙稿《珠江三角洲商业化与社会变迁》第四章第二节就此作了专论。
  (35)广州香山公会:《东海十六沙纪实》,1912.
  (36)道光《南海县志》卷16。
  (37)清代以后,随着商业化的加深,珠江三角洲缺粮愈甚。沙田区粮食的补给,远不能满足需要。广西贵县等地米粮从西江输补是主要来源。此外,从湖南、乃至安徽芜湖等地也有粮食输入。清中叶以后,对洋米的依赖日增。
  (38)南海石湾《霍氏崇本堂族谱》卷3。
  (39)参见拙作《徽州与珠江三角洲宗族制比较研究》,即由北京:《中国经济史研究》刊出。
  (40)《岭南冼氏宗谱》卷5之一,艺文上。
(41)沈尧:《落帆楼文集》卷24,《费席山先生七十寿序》。
  (42)陆羽:《广州的方便医院》,《广东文史资料》第八期。
(43)关于广州的九善堂,中山大学历史系熊燕的硕士论文《九善堂与清末民初广州社会》(未刊稿),作了研究。
  (44)金炎:《上总商会九善堂七十二行书》,广州:《总商会报》,光绪33年 (1907)7月26日。
  (45)参见贺跃夫:《晚清士绅与近代社会变迁》,第四章《绅与商---清末绅商透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46)郑观应:《盛世危言》三编卷一,“商务一”、“商务二”;又,关百康:《粤商自治会函件初编》“序”:“迨文明进步,出产丰富,器用繁多,万国交通,因利生利。而商人居中控御,侵侵乎握一国之财政权,而农工之有大销埸,政界之有大举动,遂悉唯商人是赖。”
  (47)参见拙作:《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第四章第三节“家谱的撰修和宗规家法”。
  (48)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7,“祖祠”条。
(49)见前揭《祖先谱系的重建及意义---沙湾何氏宗族的个案研究》。
  (50)史澄:《广州府志》卷15,舆地略七“风俗”。
(51)《佛山梁氏家庙世守书》第三,“经产”,光绪14年刻本;韩锋:《番禺县古霸乡志》,民国刊本。
  (52)见前揭《许舒博士所辑广东宗族契据汇录》,页170。
(53)见前揭《祖先谱系的重建及其意义---沙湾何氏宗族的个案研究》。
(54)陈忠烈:《石头岗村“从祀祖祠主位碑记”与芦苞区域社会发展史的考察》,刊于三水县政协编:《三水文史》,1996年第1期.(?)
  (55)南海《潘式典堂族谱》卷1,“家规”。
  (56)参见叶显恩、谭棣华:《略论明清珠江三角洲高利货资本》,《明清广东社会经济研究》,PP.170--205,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又可参阅(日)滨下武志:《关于中国传统经济行为的几点考察》,《广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PP.113--114。
  (57)万历《新会县志》卷2,“风俗纪”:“仕之归也,不问人品,第问怀金多寡为轻重”。
  (58)关于商品性农业的扩张,“农工贸”经济体系和近代商业企业的建立等问题,限于篇幅,不能展开讨论,请参阅拙作《略论珠江三角洲的农业商业化》(刊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PP.16--29,1986年第2期),和《地利、传统市埸、与珠江三角洲的海外贸易》(刊于香港第二次世界华商大会指定参考书:《珠江三角洲历史、地理、经济情况及南洋华侨发展史》,PP.47--80,1993年11月出版。
(59)参见拙作前揭《徽州与珠江三角洲宗法制比较研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