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范仲淹与江南士人交游研
范仲淹与范氏义庄
最新热门    
 
范仲淹與范成大

时间:2009-7-24 13:51:13  来源:不详
佛道兩藏、出土資料及法帖石刻中搜集到范成大的佚文近百篇,也寫過幾篇關於范成大的論文,但對這位百科全書式學者的認識還是很膚淺的。頗想以這種“比較研究”為契機,在不太長的時間內寫出一部《范成大評傳》來,為筆者的宋代鄉邦人物研究劃上比較圓滿的句號。今擬先對“兩范”的生平事略及其學術、思想、著作等作一概略的敍述,由於拙撰《范仲淹評傳》已刊行,這種略述于范成大則稍詳,着重點仍在注重構成比較研究基礎的基本史料。

 

一.范仲淹生平及其思想概論

 

(一)

 

范仲淹,字希文,蘇州人。宋太宗端拱二年八月二十九日(公元989年10月1日)誕生在真定府(治今河北正定),其父范墉時為北道重鎮成德軍節度掌書記。次年,范墉即因病與世長辭,終官武寧軍(徐州)節度掌書記。墉兩娶,生有五子,其三早卒,惟范仲溫(985~1050)和仲淹幸存,仲淹即為范墉繼娶謝氏所生[1]。范墉去世後,年僅六歲的仲溫育于蘇州族人。稍後,謝氏則帶著仲淹改嫁長山朱文翰,改名朱說,渡過了備嘗艱辛的青少年時代。朱文翰曾任安鄉知縣,范仲淹隨繼父生母在洞庭湖畔接受了啟蒙教育,留下“書台夜雨”的佳話;後又來到朱文翰的故鄉淄州長山,攻苦食淡,勵志苦讀於長白山醴泉寺等地,繼父朱文翰終官長山縣令。對於繼父的“既加養育,複勤訓導”,仲淹始終懷着“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感激心理,即使在其顯貴後仍念念不忘,請以“所授功臣階勳恩命回贈繼父一官”[2],還悉心關注其喪葬事宜。對朱氏子侄的奏請異姓恩澤,解決求學及生活困難等問題,也關懷備至,視同范氏子弟,體現了一代名臣的風范。

范仲淹二十歲時,曾遠遊陝西,結識名士王鎬,一起嘯傲于雩、杜之間,撫琴論《易》,極盡其歡,晚年仍滿懷深情地追念這位舊友。約略稍前,范仲淹還與王洙有布素之遊,奠定了終生不渝的友情。這種出行和交遊,開擴了青年范仲淹的視野。

大中祥符(1008~1016)年間,范仲淹在著名的宋代四大書院之一——應天書院求學,數年的刻苦力學生涯使他“大通六經之旨” [3]。青年范仲淹雖“出處窮困”,“布素寒姿”,但卻矢志不渝,勤奮學習,自覺磨練意志,確立了其卓犖不群的理想人格,“憂思深遠”的憂患意識和“憂國憂民”[4]的遠大抱負。如果說,“不為良相則為良醫”[5]是范仲淹的初衷,那末在南都學舍他已有了“慨然有志於天下”[6]的人生信念。

大中祥符八年(1015)的進士及第,是范仲淹人生道路上的里程碑。是科江西人蕭貫貢試第一,但鄙薄南人的寇准,硬是說服真宗,讓蔡齊狀元及第,這和他堅持不讓王欽若拜相一樣,體現了他人才觀念上狹隘的地域觀念,范仲淹卻對這位名相的剛毅果敢,勇於決斷,推崇備至。

仲淹釋褐初仕廣德軍司理參軍,首先奉母侍養。他治獄廉平,正自守,常與知軍大異其趣而挺然不從。剛正不阿,卓然而立的操守已始見於筮仕之初。天禧元年(1017),范擢文林郎、權集慶軍(亳州)節度推官,時知州為上官佖,通判楊日嚴,十分倚重這位才華橫溢的年青幕僚。次年,三十歲的范仲淹有燕趙之行,留下了豪情滿懷的《河朔吟》,抒發了他收復燕雲失地的壯志雄心。他還奉母命歸宗復姓,上表陳請時有一聯四六名句,化用范蠡、范睢故事,用事精切,顯示了他的文學才華和文字功力。

天禧五年(1021),仲淹調官監西溪鹽倉。這位僻居海隅的監當官,頗有懷才不遇,壯志難酬之感,不避自薦之嫌上書時為執政的張知白,向他傾吐心聲:“卑棲曾未托椅梧,敢議雄心萬里途。”[7]八百餘年後,民族英雄林則徐也直抒胸臆:“位卑未敢忘憂國”,實出同一機杼。范仲淹同年摯友滕宗諒,時官泰州從事,兩人志趣相投,時相過從,唱酬無已,他們在東海之濱結下情逾骨肉的金石之交。他和富弼,也在海陵結下終身不渝的忘年交,當時,富弼侍父而來讀書於此(弼父富言監泰州酒稅)。

天聖三年(1025),范仲淹創議重修捍海堰,與滕宗諒一起主持這項工程,因氣候條件惡劣,遭遇挫折。但仲淹不為所動向朝廷力陳,得到淮南漕使胡令儀、發運副使張綸的支持,在胡、張的主持下,於四年秋重新開工,歷時三年,這條橫跨通、泰、楚三州,長達一百五十里的捍海堰終於完成。雖然仲淹因守母喪離開了泰州,但當地人民仍將其命名為“范公堤”。三州均立有范公生祠,楊阜《畫像讚》云:“我思范公,水遠堤長” 。“青衫下僚”的“名世高節”,是永遠留在當地人民心中的豐碑,范公堤在近千年的“捍患禦災”[8]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