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范仲淹与江南士人交游研
范仲淹与范氏义庄
最新热门    
 
范仲淹與范成大

时间:2009-7-24 13:51:13  来源:不详
出:“國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 [24]。近代的兩位學術大師陳寅恪和王國維先生也認為:“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25]“前之漢唐,後之元明,皆所不逮也。”[26]在中國學術思想文化史的歷史長河中,宋學是難以逾越的巍巍高峰。宋學突破了漢唐墨守經傳舊注訓詁的樊籬,倡導義理之學;追求心性修養,及明體達用,經世致用,外王內聖的統一;具有“致廣大,盡精微”的博大精深,整合儒釋道學的萬千氣象。其本質特徵則是陳寅恪先生總結的:“獨立精神,自由思想,批評態度。”

宋初即已確立右文崇儒,“以文德致治”[27]的既定國策,宋代大開孤寒之士通過科舉入仕之路,通過館閣制度培養和儲備人才,令其致身通顯。宋代士大夫的理想人格中,多蘊涵着愛國熱情、憂患意識,“以天下為己任”的人生信念和自覺追求,范仲淹就是其中集政治家、思想家于一體的傑出代表。官僚與學者是他們的一身兩面,范仲淹年青時曾在應天書院學習過,後又執掌書院教席,不僅自己打下了扎實的學問基礎,也對教育有了更明晰的認識。慶曆新政中的詔州縣立學,是功德無量的盛舉,奠定了我國九百六十年以來的地方教育體系基礎,為大批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了條件。他也曾短期擔任過判國子監之職,主張辦醫學等專業教育,培養和薦引了當時最著名的幾位太學教授:宋初三先生及李覯。宋代太學、州縣官學、書院學等三級教育體系的形成,是中國教育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創舉,范仲淹視教育為頭等大事,培養人才為百年大計,體現了他的遠見卓識。

當時的一些知識精英,如宋六家中的歐陽修、曾鞏、王安石,政治家富弼、司馬光,著名學者李覯、張載,宋初三先生,均出自高平門下。他與古文學家尹洙、蘇舜欽及名臣韓琦、杜衍、晏殊等也有極為密切的關係。他自己以《十事疏》為代表的政論性散文,五《記》為代表的古文,《易義》為代表的學術著作,駢散結合的律賦創作,乃至膾炙人口的某些詩詞也達到很高的水平。尤其是他從不曲學阿世,實事求是的治學風格,融儒釋道於一爐的兼容併蓄的博大胸懷,使他不失為開風氣之先的文化學術思想界領軍人物。

范仲淹“積學於書”,“得道於心” [28]。他哲學思想的基石是:提出了“綱維三才”的天人合一觀,窮神知化的辯證思維,理一分殊,內聖外王的四德說,實開《易》學研究中義理派先河。宗經則是其哲學思想的取向,他於六經中求文、道、用的統一,實創“以《易》為宗,以《中庸》為體,以孔孟為法”的治學路子[29]。范仲淹還出入佛老,精研三教經典,力求會通而經世致用,正如他詩中所高度概括的那樣:“清靜道自生”,“讀《易》夢周公”,“養志學浮丘” [30]。這種有容乃大、海納百川的學術視野,使他成為眾望所歸、當之無愧的宋學開山。

范仲淹的政治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強烈的憂患意識,體現了他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自覺的擔當精神,濃郁的人文情懷。他立志“尚經天緯地之業” [31],而“憂事渾祛樂事還”[32]成為他畢生的追求和信念。兼濟天下,“愛國憂民”[33]是范仲淹立身行事,處世立朝的惟一準則,也是他光輝一生的真實寫照。范仲淹畢生信守不渝的信條是:“不以己欲為欲,而以眾心為心” [34],所以他能堅持“行己有恥”的高風亮節,不僅在貧賤時能安之若素,富貴時也能保持清正廉明,“為政忠厚,所至有恩” [35],興利除弊;晚年又推己及人,設立扶助貧寒族人的義莊。

“素心直擬圭無玷”[36]的范仲淹,開“重名教,以矯衰弊之俗”[37]的時代新風。倡導名教,旨在重建以儒家名教為核心的道德倫理體系。仲淹的名教思想,包涵了豐富的內容,不僅有傳統意義上的仁義禮智信、誠明、忠孝之類觀念,而且也包括恬於進退,淡泊名利,犯顏直諫,氣節觀念等合乎時代要求的新觀念。如果說前者更着重於個人的心性修養層面,後者則更注重於社會責任的層面,兩者的和諧統一,即为外王內聖貫通的倫理道德規范。范仲淹以名教為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則是其名教思想的集中體現,也是震爍古今、義薄雲天的驚世名言。其“至誠許國”,“不以進退易其守”[38]的情操,不僅兩宋時廣為傳頌,時至今日,猶不失為儀型典范。

范仲淹無論出入中外,執政臨民,乃至膺寄方面之際,始終以“猶濟瘡痍十萬民”[39]的執着,為傳統的重本抑末經濟思想注入了全新的內容。他力主茶鹽通商,發展商品經濟的遠見卓識,主持改革,興修水利,獎勸農桑的成功實踐,以軍事、外交、經濟(屯墾戍邊、堅壁清野)手段三管齊下鞏固邊防的慮深思遠,刺激消費、以工代賑救荒濟贍的獨特模式,提出“損上益下”、“裒多益寡” [40],摧抑兼併的固本寧邦之策,運用輕重之術平衡糧價,雖僅是吉光片羽,但仍不失為中國經濟思想上頗具亮色的真知灼見。這不僅是比他的前輩提供給歷史的“新的東西”,也是為後人提供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